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第93节
通身上下,完全看不出一点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感!
一旁。
戴九等人瞧着他专心致志,奋笔疾书的模样,都摸了一把自己的蓬头垢面,暗自嘀咕道:
“这小子咋跟吃了仙丹似的,一身使不完的孬劲!唉,看来哥哥我真是老了啊,不得不服!”
采买好搓石,商队继续出发。
每到一地,车里就会多出不少新特产。
一路还算安稳,没再出啥岔子,过了月余,他们终于有惊无险地到达这次商途的目的地——安年。
安年是座繁华的城池,与都城只有一城相隔。
铁柱也终于听到了方仙儿书里提过的,婉转柔和的安年话,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调调。
之前在北方时还不觉得,到了南方,就发现地方上的话真是好难听懂啊!
好在韦十八和他说了,他们过来后会打交道的那些人,基本都会说官话,不会有什么语言障碍。
商队很快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
待在山中的村人们也在认认真真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前段时间,她们在方仙儿的协助下,已经成功把麦子初步伺候好了。
不得不说,你方仙儿就是你方仙儿,给的法子都神异得很,都不用等到秋日收获,就能看见明显效果。
当麦子分蘖后,老人一数那分株,全都笑开了怀!
再一看那株苗的状态,也是青翠喜人,生机勃勃。只要后面小心些,按方仙儿的指点精耕细作,科学勤快地布施水肥,及时处理病虫害,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的!
说到水源,她们如今在山中种地,临着源源不断的山泉,反倒是不那么忧心地旱的事了。
大家伙还曾好奇过,为何之前天是旱的,山里这股泉水却没像河水那样干掉,成了她们的救命泉。
后来从方仙儿那终于得到了解释。
会干掉的山泉,基本都是地表水,层浅,经不起耗。
但像她们遇到的这种,大概是从地下涌上地表的,藏得深,储水量也高,就不容易干。
盛珺说完后,还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村人们的运气是真的很好了。
大伙听了,也成功收获了一个新知识点。
原来不仅是地面有水,深深地下也可能藏着水呢!
盛珺就说,日后她们要是出山生活的话,或许也可以打井开发一下地下水,这样就不用看老天脸色吃饭了。
扯完有的没的,重新说回种地。
小麦这边暂时没太多要动手的活计,及时追肥补水,偶尔中耕松土,仔细盯着株苗的状态就行。
眼看又离清明近了一截,接下来她们要做的,就是为种豆和山药做准备。
之前给种豆选好的耕地,土色比麦地更深些。
有位老人说,以他的经验来看,土色深的地方肥力或许会更好。
来到地里,一伙人抄起家伙,又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翻地环节。
只是,这次没干几天,她们就从方仙儿那里得了个噩耗。
方仙儿说,这块地方不太行,土质太酸了。
村人们听完又难受又困惑,因为她们并不能理解土壤酸碱的概念。
一听是土酸,李家老头还偷偷捏了一小撮土,放进嘴里尝了下,疑惑道:
“这吃着好像也不酸呐,又咸又腥,土粒子还磨舌头得很!”
李婆子见状,急得咣咣两拳猛捣在他背上:“磨个屁!你这根老舌头到能尝出甚么?一天净瞎逞能!方仙儿都说过别吃脏东西,你还往嘴里塞,赶紧把土吐出来!”
李老汉抱头鼠窜:“哎呦,我那不是脑袋迷糊了的嘛,我这就吐!”
一场闹剧结束,大伙又对着酸土地发起愁来。
已经干了好几日,几块地都被翻好一半了,期间辛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要再找其它地方的话,重新开荒翻地得费多大劲啊,只是想想,她们嘴角都急出燎泡了。
一群人丧着脸,求到了方仙儿跟前,请它支招。
盛珺见状,自然是帮忙想办法。
她之前说土质不行,绝不是空口无凭。
记得是某天,枣儿无意中提了嘴土壤颜色深的事,她给听进去了。
本以为是像黑土地那样的好地方,但后来查了查,就发现还有其它可能。
农事就是大事。
出于谨慎,盛珺就让枣儿抓了捧土来,这回一看,就发现那土也不是黑深色的,竟然发红。
赶忙把土塞进肚子里,让系统一分析,果然发现问题,原来这土是酸度超标了啊!
如今,看着满脸焦急的村人。
盛珺查完资料后,很快出声安抚道:
“别急,这事还有余地。我这里有些办法,你们拿去试试,应该可以把地救回来。”
第72章
改良酸性土壤,眼下能用上的就是草木灰和熟石灰。
草木灰很好得到,功效也丰富,除了中和土地酸碱度外,还能当肥料使,好处多多。
而石灰就要花些心思,从特定的岩石中提取。
石灰这东西有生熟之分。
在现代,生石灰大家都不陌生,生活里经常会用到,可以消毒用。而熟石灰则是由生石灰转变来的,不仅含碱,用在地里还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两者之间,也只有它能用在地里。
虽然草木灰与熟石灰都是碱性物质,但具体该用哪种还得看土壤的情况。
对盛珺来说,分析土壤不算什么难事。
因为她手握系统,之前在吃土的时候,就得到了较为细致的数据。
像枣儿她们遇到的这块地,氧化锌含量高,有机物也不多,酸性较强。草木灰的话,属于弱碱性改良剂,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不比熟石灰有效果。
虽然石灰这种东西,烧制起来耗费功夫。但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古人们多烧点生石灰囤着,日后杀菌消毒啥的都能用上呢。
盛珺很快把这事一说,顺道提了嘴草木灰的功效。
大家伙听了,先是感慨一句,草木灰可真是万能的灰,啥情况都能用上!
然后就都开始好奇那提炼石灰的法子。
盛珺翻了翻资料,很快找到一个荒野求生视频,内容就是教人如何在简陋的条件下烧出石灰来。
大概扫了一眼过程,得先用泥土搭个烧炉出来。整体看着,与搭建炭窑有许多相似之处。
对有烧炭经验的古人们来说,应该不算太难。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费时间和燃料,估计得源源不断地烧个整天才行。
盛珺将情况一说。
李婆子忙道:“只累一天,压根不费劲儿!总比我们重新找地开荒轻省万倍!”
盛珺一听也是。
那就没啥好说的了,直接开烧吧!
她很快让古人们去山里找些石灰岩来。
枣儿她们领命而去,按描述找到了好几种不同的灰石头,搬过来让盛珺看,再指出能用的那种。
然后就按照这个样式收集了许多过来,砸成小块。
接着还要去泉水附近找些粘土,再切些竹片备用。
东西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大伙先去吃了顿饭,然后才开工。
一伙人来到一片空地上,齐心刨了个构造很特别的坑。又取来一排竹片垫底,在上面铺泥,并戳出许多火孔,最后就用粘土和泥搭个小炉子在上面,顶上开口。
枣儿飞快把分成小块的石灰岩塞进去,塞完,大牛就拿剩下的泥土封好顶。
接下来就是添柴烧了,这个过程得要好久。
期间,大伙还被方仙儿指点着,制出了一种新鲜的玩意儿。
先用陶罐、石头和竹管组成一套工具。然后把山泉水煮开,冒出热气,变成水滴积累在冷盖上。罐体是倾斜放置的,水滴很快就顺着一旁下斜的竹管流出来,这就叫作“蒸馏水”。
据方仙儿说,这种蒸馏水是很纯净的水。
而她们平日里喝的山泉水并不是纯水,里面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小东西。
但水也不是越纯越好的。
像山泉水里的杂物,人喝着就不错,对身体还有益处,反而是太纯的水就没这么好的效果了。
不过,泉水好喝,做活时就没蒸馏水好用了。
像这次制石灰,就得用上纯水才行。
村人们很快分了两拨,一半人吭哧吭哧地去弄蒸馏水,另一半人就接着看石灰火,守在炉旁及时添柴。
熬了整整一天,大伙人都变得麻木起来。
眼看着收集到的蒸馏水都已经变凉了,石灰才终于被烧制出来!
开炉散去烟后一看。
一旁。
戴九等人瞧着他专心致志,奋笔疾书的模样,都摸了一把自己的蓬头垢面,暗自嘀咕道:
“这小子咋跟吃了仙丹似的,一身使不完的孬劲!唉,看来哥哥我真是老了啊,不得不服!”
采买好搓石,商队继续出发。
每到一地,车里就会多出不少新特产。
一路还算安稳,没再出啥岔子,过了月余,他们终于有惊无险地到达这次商途的目的地——安年。
安年是座繁华的城池,与都城只有一城相隔。
铁柱也终于听到了方仙儿书里提过的,婉转柔和的安年话,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调调。
之前在北方时还不觉得,到了南方,就发现地方上的话真是好难听懂啊!
好在韦十八和他说了,他们过来后会打交道的那些人,基本都会说官话,不会有什么语言障碍。
商队很快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
待在山中的村人们也在认认真真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前段时间,她们在方仙儿的协助下,已经成功把麦子初步伺候好了。
不得不说,你方仙儿就是你方仙儿,给的法子都神异得很,都不用等到秋日收获,就能看见明显效果。
当麦子分蘖后,老人一数那分株,全都笑开了怀!
再一看那株苗的状态,也是青翠喜人,生机勃勃。只要后面小心些,按方仙儿的指点精耕细作,科学勤快地布施水肥,及时处理病虫害,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的!
说到水源,她们如今在山中种地,临着源源不断的山泉,反倒是不那么忧心地旱的事了。
大家伙还曾好奇过,为何之前天是旱的,山里这股泉水却没像河水那样干掉,成了她们的救命泉。
后来从方仙儿那终于得到了解释。
会干掉的山泉,基本都是地表水,层浅,经不起耗。
但像她们遇到的这种,大概是从地下涌上地表的,藏得深,储水量也高,就不容易干。
盛珺说完后,还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村人们的运气是真的很好了。
大伙听了,也成功收获了一个新知识点。
原来不仅是地面有水,深深地下也可能藏着水呢!
盛珺就说,日后她们要是出山生活的话,或许也可以打井开发一下地下水,这样就不用看老天脸色吃饭了。
扯完有的没的,重新说回种地。
小麦这边暂时没太多要动手的活计,及时追肥补水,偶尔中耕松土,仔细盯着株苗的状态就行。
眼看又离清明近了一截,接下来她们要做的,就是为种豆和山药做准备。
之前给种豆选好的耕地,土色比麦地更深些。
有位老人说,以他的经验来看,土色深的地方肥力或许会更好。
来到地里,一伙人抄起家伙,又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翻地环节。
只是,这次没干几天,她们就从方仙儿那里得了个噩耗。
方仙儿说,这块地方不太行,土质太酸了。
村人们听完又难受又困惑,因为她们并不能理解土壤酸碱的概念。
一听是土酸,李家老头还偷偷捏了一小撮土,放进嘴里尝了下,疑惑道:
“这吃着好像也不酸呐,又咸又腥,土粒子还磨舌头得很!”
李婆子见状,急得咣咣两拳猛捣在他背上:“磨个屁!你这根老舌头到能尝出甚么?一天净瞎逞能!方仙儿都说过别吃脏东西,你还往嘴里塞,赶紧把土吐出来!”
李老汉抱头鼠窜:“哎呦,我那不是脑袋迷糊了的嘛,我这就吐!”
一场闹剧结束,大伙又对着酸土地发起愁来。
已经干了好几日,几块地都被翻好一半了,期间辛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要再找其它地方的话,重新开荒翻地得费多大劲啊,只是想想,她们嘴角都急出燎泡了。
一群人丧着脸,求到了方仙儿跟前,请它支招。
盛珺见状,自然是帮忙想办法。
她之前说土质不行,绝不是空口无凭。
记得是某天,枣儿无意中提了嘴土壤颜色深的事,她给听进去了。
本以为是像黑土地那样的好地方,但后来查了查,就发现还有其它可能。
农事就是大事。
出于谨慎,盛珺就让枣儿抓了捧土来,这回一看,就发现那土也不是黑深色的,竟然发红。
赶忙把土塞进肚子里,让系统一分析,果然发现问题,原来这土是酸度超标了啊!
如今,看着满脸焦急的村人。
盛珺查完资料后,很快出声安抚道:
“别急,这事还有余地。我这里有些办法,你们拿去试试,应该可以把地救回来。”
第72章
改良酸性土壤,眼下能用上的就是草木灰和熟石灰。
草木灰很好得到,功效也丰富,除了中和土地酸碱度外,还能当肥料使,好处多多。
而石灰就要花些心思,从特定的岩石中提取。
石灰这东西有生熟之分。
在现代,生石灰大家都不陌生,生活里经常会用到,可以消毒用。而熟石灰则是由生石灰转变来的,不仅含碱,用在地里还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两者之间,也只有它能用在地里。
虽然草木灰与熟石灰都是碱性物质,但具体该用哪种还得看土壤的情况。
对盛珺来说,分析土壤不算什么难事。
因为她手握系统,之前在吃土的时候,就得到了较为细致的数据。
像枣儿她们遇到的这块地,氧化锌含量高,有机物也不多,酸性较强。草木灰的话,属于弱碱性改良剂,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不比熟石灰有效果。
虽然石灰这种东西,烧制起来耗费功夫。但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古人们多烧点生石灰囤着,日后杀菌消毒啥的都能用上呢。
盛珺很快把这事一说,顺道提了嘴草木灰的功效。
大家伙听了,先是感慨一句,草木灰可真是万能的灰,啥情况都能用上!
然后就都开始好奇那提炼石灰的法子。
盛珺翻了翻资料,很快找到一个荒野求生视频,内容就是教人如何在简陋的条件下烧出石灰来。
大概扫了一眼过程,得先用泥土搭个烧炉出来。整体看着,与搭建炭窑有许多相似之处。
对有烧炭经验的古人们来说,应该不算太难。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费时间和燃料,估计得源源不断地烧个整天才行。
盛珺将情况一说。
李婆子忙道:“只累一天,压根不费劲儿!总比我们重新找地开荒轻省万倍!”
盛珺一听也是。
那就没啥好说的了,直接开烧吧!
她很快让古人们去山里找些石灰岩来。
枣儿她们领命而去,按描述找到了好几种不同的灰石头,搬过来让盛珺看,再指出能用的那种。
然后就按照这个样式收集了许多过来,砸成小块。
接着还要去泉水附近找些粘土,再切些竹片备用。
东西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大伙先去吃了顿饭,然后才开工。
一伙人来到一片空地上,齐心刨了个构造很特别的坑。又取来一排竹片垫底,在上面铺泥,并戳出许多火孔,最后就用粘土和泥搭个小炉子在上面,顶上开口。
枣儿飞快把分成小块的石灰岩塞进去,塞完,大牛就拿剩下的泥土封好顶。
接下来就是添柴烧了,这个过程得要好久。
期间,大伙还被方仙儿指点着,制出了一种新鲜的玩意儿。
先用陶罐、石头和竹管组成一套工具。然后把山泉水煮开,冒出热气,变成水滴积累在冷盖上。罐体是倾斜放置的,水滴很快就顺着一旁下斜的竹管流出来,这就叫作“蒸馏水”。
据方仙儿说,这种蒸馏水是很纯净的水。
而她们平日里喝的山泉水并不是纯水,里面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小东西。
但水也不是越纯越好的。
像山泉水里的杂物,人喝着就不错,对身体还有益处,反而是太纯的水就没这么好的效果了。
不过,泉水好喝,做活时就没蒸馏水好用了。
像这次制石灰,就得用上纯水才行。
村人们很快分了两拨,一半人吭哧吭哧地去弄蒸馏水,另一半人就接着看石灰火,守在炉旁及时添柴。
熬了整整一天,大伙人都变得麻木起来。
眼看着收集到的蒸馏水都已经变凉了,石灰才终于被烧制出来!
开炉散去烟后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