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443节
身材高大魁梧的甘辉是个火爆脾气,此时大声说道:“总镇,那些鞑子怎么还不渡河啊,这么多天了,就算是现造船、现搭桥,也应该干完了吧?”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本镇也很奇怪,郑副总兵和郑参将那边,也传来消息:没有发现清军渡河的迹象,多尔衮到底在搞什么,他难道不担心阁老率领东路军主力杀来?”
“总镇,要不然调集些兄弟,渡过辽河试探着进攻一下,看看鞑子的底细?”
郑成功心头一动,随即说道:“也好,就有劳甘参将辛苦一趟,率领本镇手下的黑人火枪队,以及五千铁人军去一趟,试探清军的虚实。”
甘辉闻言兴奋的抱拳领命,当天便率领三千黑奴火枪队、五千铁人军从海州卫城出发,两天之后便抵达了辽河东岸。
此时海路军各部的夜不收依然没有发现清军渡河的迹象,甘辉的心中越发的不踏实,当即从东昌堡出发,八千人马分乘百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渡过了辽河。
甘辉所部登陆的地点距离西宁堡很近,根据夜不收提供的消息,多尔衮的主力大军就是在西宁堡附近集结的,所以甘辉率部向西面推进的时候,显得小心翼翼。
八千将士以五千铁人军为前军,甘辉率领三千黑奴火枪队随后,大军直接列阵向前推进,只要遇到清军兵马,便可以直接投入作战。
不过一路上,甘辉所部八千人连一个清军斥候都没遇到,这让甘辉心中的不踏实更加强烈了,当时下令全军加速前进,直接冲向了十几里外的西宁堡。
“报!西宁堡方向并未发现清军斥候的踪迹。”
“报!西宁堡方向发现一座清军营垒,已经空无一人!”
“报!西面二十里范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兵力调动的迹象。”
一队队夜不收策马回报,让甘辉顿时傻眼,几十万清军明明就在西宁堡一带驻扎,怎么可能突然就凭空消失了,真是活见鬼了!
“加速,前往西宁堡!”
八千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阵型了,直接一路狂奔赶到了西宁堡。
此时西宁堡周围还有绵延十几里的营垒,但是这些营垒已经全都空无一人,营垒内外还有不少被遗弃的物资,甚至还有许多的火炮都被遗弃了,看得甘辉目瞪口呆:鞑子去哪了?
“立即向总镇禀报:多尔衮部清军主力已经撤离了西宁堡,目前不知去向!”
“鞑子大军遗弃了大量物资,显然是紧急撤离,请总镇立即向督师禀报,并派出人马向辽河西岸展开搜索!”
“是!”
随后甘辉又想了一下,继续大声说道:“立即派人向西寻找阁老所部主力,直接向阁老禀报清军主力失踪的情况!”
一名游击将军担心的说道:“将军,咱们只需要向总镇禀报就行了,直接向阁老禀报军情的话,是越级上报,将来总镇责怪下来的话……”
甘辉瞪了那个游击将军一眼,怒声说道:“大战之时,以取胜为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你没学过吗?在军中,就不要跟本将军说这些,总镇真要责罚,本将军一力承担!”
“是!”
仅仅一天之后,郑成功便收到了甘辉派人送来的急报,顿时也是傻了眼,一面急忙向郑芝龙禀报情况,一面派出了军部直属的骑兵将士,以及国防军第十五军左营的全部将士渡过辽河展开搜索。
“混蛋!”
郑成功看着舆图,怒声说道:“狗鞑子能跑到哪里去,难道还能上天啊!”
一想到父亲郑芝龙苦心经营的防线,竟然变成了摆设,几十万清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逃走,直接跳出了包围圈,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就袭上心头,让郑成功愤怒不已,一拳打在桌子上,就将木质的桌面打出了一条裂缝。
而郑芝龙在几天后接到了郑成功的急报,也是一样的震惊,随即便与总兵官郑义一起,率领国防军第十军急速推进到辽河东岸,并且调集船只准备渡河。
“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鞑子的踪迹!”
国防军第十军四万数千将士聚集在辽河东岸,不断有船只被调运到这边。
同时,郑芝龙还派出快马前往盖州卫城,命令总兵官陈晖率领国防军第十六军立即从盖州卫一带北上,准备与其余两军一起,前往辽河西岸搜索清军的踪迹。
忽然,一艘已经运送过国防军第十军将士的船只折返了回来,并且给郑芝龙带来了一道命令。
“启禀督师,阁老命令:海路军各部将士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
“什么?”
郑芝龙并不知道参将甘辉已经在几天前将清军失踪的消息,已经禀报给刘衍,此时还在诧异刘衍为何突然改变了部署。
于是急忙打开命令又看了起来,只见命令中已经写明:“清军主力从辽河西岸失踪,定然是从北面群山逃出包围圈,直接奔回沈阳城协防。命海路军各部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增援正在向沈阳城攻击前进的西路军!”
看到这里,郑芝龙便知道刘衍已经知道这边的情况了,可是心中是非常的失落。
自己率领十几万大军跨海而来,虽然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数座大城,可是斩首数量却没多少,满清的将领和王公更是一个没杀掉。精心部署的口袋阵,却被奴酋多尔衮识破,直接率领几十万大军逃了出去,这样的局面让郑芝龙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更是怒火中烧。
“各军立即向海州卫方向集结,两天之内必须抵达,两天之后,海路军全军将士向沈阳城进发!”
就在郑芝龙这边动怒的时候,刘衍也率领东路军各部将士从西平堡出发,正朝着西宁堡方向急速行进。
在接到参将甘辉的军报后,刘衍便召集各军总兵官议事,随后刘衍断定多尔衮肯定是故技重施,从西宁堡北面的山地突围了。
“哼!狗鞑子还挺决绝的。”
路上,刘衍眉头紧锁,看来眼下的辽东战局再度发生了变化,原本预定在辽河两岸爆发的决战,随着多尔衮率军突然撤退,便成了一场纸上谈兵。
而正在向沈阳城进发的西路军,则面临着被清军内外夹击的危险处境,此时刘衍的心中也有些烦躁,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多尔衮了,毕竟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物,怎么可能不掀起什么波澜,就被自己一路推平?
“阁老。”
大军行进中,太子朱慈烺说道:“我军从何处进发沈阳?”
此时刘衍已经下达了全军向沈阳城进发的命令,只是大军依然向着辽河的方向进发,这让朱慈烺有些不解,难道不应该追着清军的踪迹,大军也从北面的燕山余脉穿越过去吗?
刘衍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军要渡过辽河,然后从海州卫向北进发,前往沈阳城。我军携带的火炮数量众多,各种辎重繁杂,翻山越岭的话,就必须要将这些火炮和辎重全部放弃,否则大军的行进速度将会下降到一个无法接受的程度。”
“而我军失去了大量的火炮助阵,各部将士的伤亡将大大增加,也会给辽东战局增加难以把控的变数。”
“所以,我军宁愿晚一些抵达沈阳城,也不能放弃这些火炮和辎重。”
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希望郑尚书率领的海路军将士能尽快抵达沈阳城,以免让西路军将士孤军奋战。”
刘衍看着这段时间成长很快的朱慈烺,心中很是欣慰,随即又接着机会,给朱慈烺讲解起各种军事常识。
比如大军行进,应该以何种阵型行军,各种物资应该如何调配,前锋兵马与殿后兵马应该如何部署等等。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记着,心中也逐渐将刘衍当成了师长看待。
两日后,刘衍率军抵达西宁堡,此时在辽河西岸已经聚集了数百艘各式船只,都是郑芝龙在率领海路军北上之前,下令调运到辽河西岸的,以备刘衍率部渡河之用。
“命令各部将士立即渡河!”
“是!”
东路军一共有九支国防军,兵力四十余万,再加上大量的战马、火炮,以及各种物资、钱粮等等,想要全部渡过辽河,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数量充足的船只。
虽然目前辽河西岸有大约四百二十多艘各式船只,但是这些都是内河的平底船,最大的船只也只能一次运送几十人而已,最小的船只才能运送几个人。
如此算来,东路军要想全部渡过辽河,至少需要三到四天时间!
此时刘衍收到这个时间,也不禁眉头紧锁,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多尔衮干出许多扭转战局的事情了。
“命令所有船只人歇船不歇,日以继夜的运送兵力和物资。”
“全军携带的物资之中,除了弹药之外,只留下一月所需粮草,其余的所有物资全部囤积在西宁堡!”
刘衍此时必须给东路军“瘦身”了,以留下部分物资为代价,换取缩短渡河的时间。
“命令总兵官施大瑄派兵前来接收物资,同时建立从盖州卫到沈阳城的补给线路,大军的后勤补给线,由北洋舰队的三万将士负责看护!”
“是!”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刘衍心中的焦躁情绪也消散了一些。
从这天开始,辽河两岸便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数百艘船只日以继夜的往来于东、西两岸,将大量的明军将士、战马、火炮、弹药、粮食和物资运送过来。
经过数百艘船只的忙碌运输,再加上刘衍留下了大量的物资,原本东路军将士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渡河完毕,现在却只花了两天多一点的时间,东路军将士就全部抵达了辽河东岸。
站在辽河东岸,刘衍沉声说道:“全军立即向沈阳城方向前进!”
同时,刘衍心中暗道:“沈阳城!看来最后一战还是要在这里打响了!”
「今天的第三章 奉上,明天将正常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东仙」
第六百三十四章 沈阳堡垒
沙岭墩。
这里是一处位于沈阳城西面十几里的火路墩,原本的墩台此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断壁残垣,就连火路墩的围墙,此时也只剩下一小段地基而已。
李定国在沙岭墩内找了一处比较平整的地方,与国防军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国防军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国防军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国防军第十四军总兵官田镇北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议突袭沈阳城的方略。
虽然刘衍在接到参见甘辉的禀报后,便立即派出夜不收向北联络西路军将士,可是此时李定国却依然还没有接到命令,对于多尔衮率领的几十万清军从南面赶来的消息,还是不知道的。
此时几人分析着各部夜不收送回来的消息,知道多铎已经将满人、蒙古人大部分的部众都集中在沈阳城内外,并且从中又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将沈阳城已经打造成了一处堡垒。
田镇北说道:“督师,目前来看,鞑子不但将沈阳城的城防全部修葺了一番,囤积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城头上装备的火炮数量也很多,各部夜不收将士的估算,都是在八百门以上!”
尚自立补充道:“另外,现在鞑子在沈阳城的外围,已经构筑了四道防线,全部是由壕沟、矮墙、拒马、沙袋等组成的复杂工事。按照咱们在皇明军事学院学习到的案例,我看现在沈阳城的防御工事,已经不比当年我军在弘螺山修筑的防御工事差!如果我军强行进攻的话,肯定会遭到不小的伤亡。”
李定国也没想到情况会是这样,原本根据军情部提供的情报,驻守在沈阳城的清军应该是满州两白旗和蒙古两白旗兵马驻守,统军将领的满清的豫亲王多铎。
可是如今看来,这个多铎也算是一个狠人,将沈阳城内外的所有满人和蒙古人都拉上了战车,甚至还有城内的所有汉人百姓也是一样。多铎还将沈阳城打造成了一座堡垒,宁愿让沈阳城与城池内外的所有百姓玉石俱焚,也绝不让明军轻易得手!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定国也感到了非常的棘手,与众人讨论了一番之后,便只能定下“以火炮摧毁清军防御工事,各军逐步向前推进”的进攻策略。
只不过西路军一直以来的突袭策略,到现在却变成了正面进攻,让李定国和几个总兵官的心中积攒了不少的火气。
“督师,我军何时进攻?”
李定国想了一下,说道:“明日一早大军推进到沈阳城下,然后围城安营扎寨,后天一早大军开始攻城。”
“诸位总兵记住,此番进攻是试探性的进攻,不必急于一时,本督也不会给诸位定下什么进展目标,只要试探一下清军的战力和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即可。”
“得令!”
与此同时,驻守在沈阳城内的多铎也收到了斥候的急报,得知一支兵力在二十万左右的明军已经抵达了西面的沙岭墩,再有一天左右就会兵临城下,于是多铎当即下令全军戒备,准备守城大战。
此时驻守在沈阳城内的清军主力是满州两白旗和蒙古两白旗,兵力将近十万人。另外沈阳城内外还有临时整编的十七万满人乡兵,二十万蒙古部落兵,以及六万汉人民壮。
不过这三支人马看似兵力雄厚,但是战力却是上不得台面。
十七万满人乡兵基本上都是各旗的壮妇、十来岁的孩子、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这已经是满人能拿出来的最后有生力量了。其他各旗的孩童、女人和老人已经全部被安顿在沈阳城内部。
那二十万蒙古部落兵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都是被多铎从聚集到沈阳城的蒙古各部落中强行征调的,几乎将各个蒙古部落的最后一点“骨血”给敲打了出来。
只有六万汉人民壮是真正的男丁,可是多铎却不敢相信这些汉人民壮,只是将这六万人分散到各处,干一些修筑防御工事、搬运物资、救护伤兵,或者是充当炮灰使用。
正面防御,跟明军死战的事情,是轮不到这些汉人民壮上阵的,毕竟如今大清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只要张着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谁能保证那六万汉人民壮不会起异心?万一有人打开城门,或者给明军充当内应,从内部瓦解各道防线,那多铎就追悔莫及了!
面对已经几乎贴到脸上的二十万明军,多铎当即将满州正白旗兵马部署在北面,满州镶白旗兵马部署在西面,蒙古正白旗兵马部署在南面,蒙古镶白旗兵马部署在东面。
这四支精锐全部驻守在沈阳城内,负责城防的坚守。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本镇也很奇怪,郑副总兵和郑参将那边,也传来消息:没有发现清军渡河的迹象,多尔衮到底在搞什么,他难道不担心阁老率领东路军主力杀来?”
“总镇,要不然调集些兄弟,渡过辽河试探着进攻一下,看看鞑子的底细?”
郑成功心头一动,随即说道:“也好,就有劳甘参将辛苦一趟,率领本镇手下的黑人火枪队,以及五千铁人军去一趟,试探清军的虚实。”
甘辉闻言兴奋的抱拳领命,当天便率领三千黑奴火枪队、五千铁人军从海州卫城出发,两天之后便抵达了辽河东岸。
此时海路军各部的夜不收依然没有发现清军渡河的迹象,甘辉的心中越发的不踏实,当即从东昌堡出发,八千人马分乘百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渡过了辽河。
甘辉所部登陆的地点距离西宁堡很近,根据夜不收提供的消息,多尔衮的主力大军就是在西宁堡附近集结的,所以甘辉率部向西面推进的时候,显得小心翼翼。
八千将士以五千铁人军为前军,甘辉率领三千黑奴火枪队随后,大军直接列阵向前推进,只要遇到清军兵马,便可以直接投入作战。
不过一路上,甘辉所部八千人连一个清军斥候都没遇到,这让甘辉心中的不踏实更加强烈了,当时下令全军加速前进,直接冲向了十几里外的西宁堡。
“报!西宁堡方向并未发现清军斥候的踪迹。”
“报!西宁堡方向发现一座清军营垒,已经空无一人!”
“报!西面二十里范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兵力调动的迹象。”
一队队夜不收策马回报,让甘辉顿时傻眼,几十万清军明明就在西宁堡一带驻扎,怎么可能突然就凭空消失了,真是活见鬼了!
“加速,前往西宁堡!”
八千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阵型了,直接一路狂奔赶到了西宁堡。
此时西宁堡周围还有绵延十几里的营垒,但是这些营垒已经全都空无一人,营垒内外还有不少被遗弃的物资,甚至还有许多的火炮都被遗弃了,看得甘辉目瞪口呆:鞑子去哪了?
“立即向总镇禀报:多尔衮部清军主力已经撤离了西宁堡,目前不知去向!”
“鞑子大军遗弃了大量物资,显然是紧急撤离,请总镇立即向督师禀报,并派出人马向辽河西岸展开搜索!”
“是!”
随后甘辉又想了一下,继续大声说道:“立即派人向西寻找阁老所部主力,直接向阁老禀报清军主力失踪的情况!”
一名游击将军担心的说道:“将军,咱们只需要向总镇禀报就行了,直接向阁老禀报军情的话,是越级上报,将来总镇责怪下来的话……”
甘辉瞪了那个游击将军一眼,怒声说道:“大战之时,以取胜为先!在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你没学过吗?在军中,就不要跟本将军说这些,总镇真要责罚,本将军一力承担!”
“是!”
仅仅一天之后,郑成功便收到了甘辉派人送来的急报,顿时也是傻了眼,一面急忙向郑芝龙禀报情况,一面派出了军部直属的骑兵将士,以及国防军第十五军左营的全部将士渡过辽河展开搜索。
“混蛋!”
郑成功看着舆图,怒声说道:“狗鞑子能跑到哪里去,难道还能上天啊!”
一想到父亲郑芝龙苦心经营的防线,竟然变成了摆设,几十万清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逃走,直接跳出了包围圈,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就袭上心头,让郑成功愤怒不已,一拳打在桌子上,就将木质的桌面打出了一条裂缝。
而郑芝龙在几天后接到了郑成功的急报,也是一样的震惊,随即便与总兵官郑义一起,率领国防军第十军急速推进到辽河东岸,并且调集船只准备渡河。
“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鞑子的踪迹!”
国防军第十军四万数千将士聚集在辽河东岸,不断有船只被调运到这边。
同时,郑芝龙还派出快马前往盖州卫城,命令总兵官陈晖率领国防军第十六军立即从盖州卫一带北上,准备与其余两军一起,前往辽河西岸搜索清军的踪迹。
忽然,一艘已经运送过国防军第十军将士的船只折返了回来,并且给郑芝龙带来了一道命令。
“启禀督师,阁老命令:海路军各部将士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
“什么?”
郑芝龙并不知道参将甘辉已经在几天前将清军失踪的消息,已经禀报给刘衍,此时还在诧异刘衍为何突然改变了部署。
于是急忙打开命令又看了起来,只见命令中已经写明:“清军主力从辽河西岸失踪,定然是从北面群山逃出包围圈,直接奔回沈阳城协防。命海路军各部立即北上奔袭沈阳城,增援正在向沈阳城攻击前进的西路军!”
看到这里,郑芝龙便知道刘衍已经知道这边的情况了,可是心中是非常的失落。
自己率领十几万大军跨海而来,虽然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数座大城,可是斩首数量却没多少,满清的将领和王公更是一个没杀掉。精心部署的口袋阵,却被奴酋多尔衮识破,直接率领几十万大军逃了出去,这样的局面让郑芝龙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更是怒火中烧。
“各军立即向海州卫方向集结,两天之内必须抵达,两天之后,海路军全军将士向沈阳城进发!”
就在郑芝龙这边动怒的时候,刘衍也率领东路军各部将士从西平堡出发,正朝着西宁堡方向急速行进。
在接到参将甘辉的军报后,刘衍便召集各军总兵官议事,随后刘衍断定多尔衮肯定是故技重施,从西宁堡北面的山地突围了。
“哼!狗鞑子还挺决绝的。”
路上,刘衍眉头紧锁,看来眼下的辽东战局再度发生了变化,原本预定在辽河两岸爆发的决战,随着多尔衮率军突然撤退,便成了一场纸上谈兵。
而正在向沈阳城进发的西路军,则面临着被清军内外夹击的危险处境,此时刘衍的心中也有些烦躁,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多尔衮了,毕竟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物,怎么可能不掀起什么波澜,就被自己一路推平?
“阁老。”
大军行进中,太子朱慈烺说道:“我军从何处进发沈阳?”
此时刘衍已经下达了全军向沈阳城进发的命令,只是大军依然向着辽河的方向进发,这让朱慈烺有些不解,难道不应该追着清军的踪迹,大军也从北面的燕山余脉穿越过去吗?
刘衍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军要渡过辽河,然后从海州卫向北进发,前往沈阳城。我军携带的火炮数量众多,各种辎重繁杂,翻山越岭的话,就必须要将这些火炮和辎重全部放弃,否则大军的行进速度将会下降到一个无法接受的程度。”
“而我军失去了大量的火炮助阵,各部将士的伤亡将大大增加,也会给辽东战局增加难以把控的变数。”
“所以,我军宁愿晚一些抵达沈阳城,也不能放弃这些火炮和辎重。”
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希望郑尚书率领的海路军将士能尽快抵达沈阳城,以免让西路军将士孤军奋战。”
刘衍看着这段时间成长很快的朱慈烺,心中很是欣慰,随即又接着机会,给朱慈烺讲解起各种军事常识。
比如大军行进,应该以何种阵型行军,各种物资应该如何调配,前锋兵马与殿后兵马应该如何部署等等。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记着,心中也逐渐将刘衍当成了师长看待。
两日后,刘衍率军抵达西宁堡,此时在辽河西岸已经聚集了数百艘各式船只,都是郑芝龙在率领海路军北上之前,下令调运到辽河西岸的,以备刘衍率部渡河之用。
“命令各部将士立即渡河!”
“是!”
东路军一共有九支国防军,兵力四十余万,再加上大量的战马、火炮,以及各种物资、钱粮等等,想要全部渡过辽河,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数量充足的船只。
虽然目前辽河西岸有大约四百二十多艘各式船只,但是这些都是内河的平底船,最大的船只也只能一次运送几十人而已,最小的船只才能运送几个人。
如此算来,东路军要想全部渡过辽河,至少需要三到四天时间!
此时刘衍收到这个时间,也不禁眉头紧锁,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多尔衮干出许多扭转战局的事情了。
“命令所有船只人歇船不歇,日以继夜的运送兵力和物资。”
“全军携带的物资之中,除了弹药之外,只留下一月所需粮草,其余的所有物资全部囤积在西宁堡!”
刘衍此时必须给东路军“瘦身”了,以留下部分物资为代价,换取缩短渡河的时间。
“命令总兵官施大瑄派兵前来接收物资,同时建立从盖州卫到沈阳城的补给线路,大军的后勤补给线,由北洋舰队的三万将士负责看护!”
“是!”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刘衍心中的焦躁情绪也消散了一些。
从这天开始,辽河两岸便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数百艘船只日以继夜的往来于东、西两岸,将大量的明军将士、战马、火炮、弹药、粮食和物资运送过来。
经过数百艘船只的忙碌运输,再加上刘衍留下了大量的物资,原本东路军将士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渡河完毕,现在却只花了两天多一点的时间,东路军将士就全部抵达了辽河东岸。
站在辽河东岸,刘衍沉声说道:“全军立即向沈阳城方向前进!”
同时,刘衍心中暗道:“沈阳城!看来最后一战还是要在这里打响了!”
「今天的第三章 奉上,明天将正常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东仙」
第六百三十四章 沈阳堡垒
沙岭墩。
这里是一处位于沈阳城西面十几里的火路墩,原本的墩台此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断壁残垣,就连火路墩的围墙,此时也只剩下一小段地基而已。
李定国在沙岭墩内找了一处比较平整的地方,与国防军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国防军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国防军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国防军第十四军总兵官田镇北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议突袭沈阳城的方略。
虽然刘衍在接到参见甘辉的禀报后,便立即派出夜不收向北联络西路军将士,可是此时李定国却依然还没有接到命令,对于多尔衮率领的几十万清军从南面赶来的消息,还是不知道的。
此时几人分析着各部夜不收送回来的消息,知道多铎已经将满人、蒙古人大部分的部众都集中在沈阳城内外,并且从中又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将沈阳城已经打造成了一处堡垒。
田镇北说道:“督师,目前来看,鞑子不但将沈阳城的城防全部修葺了一番,囤积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城头上装备的火炮数量也很多,各部夜不收将士的估算,都是在八百门以上!”
尚自立补充道:“另外,现在鞑子在沈阳城的外围,已经构筑了四道防线,全部是由壕沟、矮墙、拒马、沙袋等组成的复杂工事。按照咱们在皇明军事学院学习到的案例,我看现在沈阳城的防御工事,已经不比当年我军在弘螺山修筑的防御工事差!如果我军强行进攻的话,肯定会遭到不小的伤亡。”
李定国也没想到情况会是这样,原本根据军情部提供的情报,驻守在沈阳城的清军应该是满州两白旗和蒙古两白旗兵马驻守,统军将领的满清的豫亲王多铎。
可是如今看来,这个多铎也算是一个狠人,将沈阳城内外的所有满人和蒙古人都拉上了战车,甚至还有城内的所有汉人百姓也是一样。多铎还将沈阳城打造成了一座堡垒,宁愿让沈阳城与城池内外的所有百姓玉石俱焚,也绝不让明军轻易得手!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定国也感到了非常的棘手,与众人讨论了一番之后,便只能定下“以火炮摧毁清军防御工事,各军逐步向前推进”的进攻策略。
只不过西路军一直以来的突袭策略,到现在却变成了正面进攻,让李定国和几个总兵官的心中积攒了不少的火气。
“督师,我军何时进攻?”
李定国想了一下,说道:“明日一早大军推进到沈阳城下,然后围城安营扎寨,后天一早大军开始攻城。”
“诸位总兵记住,此番进攻是试探性的进攻,不必急于一时,本督也不会给诸位定下什么进展目标,只要试探一下清军的战力和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即可。”
“得令!”
与此同时,驻守在沈阳城内的多铎也收到了斥候的急报,得知一支兵力在二十万左右的明军已经抵达了西面的沙岭墩,再有一天左右就会兵临城下,于是多铎当即下令全军戒备,准备守城大战。
此时驻守在沈阳城内的清军主力是满州两白旗和蒙古两白旗,兵力将近十万人。另外沈阳城内外还有临时整编的十七万满人乡兵,二十万蒙古部落兵,以及六万汉人民壮。
不过这三支人马看似兵力雄厚,但是战力却是上不得台面。
十七万满人乡兵基本上都是各旗的壮妇、十来岁的孩子、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这已经是满人能拿出来的最后有生力量了。其他各旗的孩童、女人和老人已经全部被安顿在沈阳城内部。
那二十万蒙古部落兵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都是被多铎从聚集到沈阳城的蒙古各部落中强行征调的,几乎将各个蒙古部落的最后一点“骨血”给敲打了出来。
只有六万汉人民壮是真正的男丁,可是多铎却不敢相信这些汉人民壮,只是将这六万人分散到各处,干一些修筑防御工事、搬运物资、救护伤兵,或者是充当炮灰使用。
正面防御,跟明军死战的事情,是轮不到这些汉人民壮上阵的,毕竟如今大清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只要张着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谁能保证那六万汉人民壮不会起异心?万一有人打开城门,或者给明军充当内应,从内部瓦解各道防线,那多铎就追悔莫及了!
面对已经几乎贴到脸上的二十万明军,多铎当即将满州正白旗兵马部署在北面,满州镶白旗兵马部署在西面,蒙古正白旗兵马部署在南面,蒙古镶白旗兵马部署在东面。
这四支精锐全部驻守在沈阳城内,负责城防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