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允炆烧完所有奏章之后,便回坤宁宫睡觉了,第二天接着烧,反正不是上朝的时候,送来多少,烧多少。
  攻击一条鞭法,没问题。
  攻击国策,也随你。
  要求禁屯田商卖,你随便喊。
  朱允炆打着哈欠,对这些攻击毫不在意。
  六部大佬、内阁大臣都没动静,就你们一群人上蹿下跳的,也不嫌累得慌。
  朕不发话,谁敢禁一条鞭法?
  谁敢禁国策?
  谁敢禁屯田商卖?
  已经板上钉钉,棺材盖都钉死的事,竟然还翻来覆去的闹腾,这事没完了?
  从四月初,一直吵到了四月十五,朝臣满心欢喜,在奉天殿外列好队,揉揉嘴,准备好腹稿,今天一定要让皇上给个说法。
  奉天殿开了,走出来一个太监:“皇上今日身体不适,朝会取消……”
  一众大臣彻底傻眼。
  大臣们不干了,嚷嚷着一定要让皇上出来说句话,否则就坐在这里,不走了。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来,最大的执政风波就此出现。
  双喜将群臣静坐的事通报给朱允炆,朱允炆只是摇头冷笑,搞非暴力不合作是吧,行,有本事你们也绝食明志。
  朱允炆只淡淡地说了句:“无需理睬。”
  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研究研究中华书局的事,如今二王在京师购置了一座大宅院,并在成贤街、保泰街的路口处,买下了一家大店铺,里面正在整修。
  成贤街以西,保泰街以南,便是国子监,两街交叉口向北,则是鸡笼山、北极阁,地段繁华。
  店铺有了,书局有了,可是刊印书籍却成了一个难题。
  总不能只卖《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两本书吧?
  思来想去,朱允炆决定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纳入刊印书单。
  《三字经》南宋时期便已出现,为王应麟编写;《百家姓》成书于北宋时期;《千字文》为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存在已久。
  “三百千”,乃是古代最重要的三本启蒙读物,没道理不大卖。与其留给私塾藏着掖着,不如广卖天下,赚点外快……
  ps:
  《三字经》为南宋王应麟编写是主流说法,具体是谁,学术界一直有争议。
  也有说是元朝初期出现,也有说是明代人编写,在本文中,以主流说法为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哪个敢抢我的银子?
  书局卖书,归根到底,其目的是盈利。
  想要实现盈利,那就需要有人买书。
  若是店里清一色《大诰》、《大学》、《论语》、《大明律》,国子监监生都没什么兴致,何况往来士民?
  朱允炆拿起毛笔,开始构思中华书局的书单与分区。
  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佳,让中华书局成为大明第一书局,成为大明盛世的标志与符号!
  用过午膳之后,朱允炆便回了坤宁宫,睡了个午觉,然后起来陪着朱文奎,教导朱文奎阿拉伯数字。
  马恩慧对于阿拉伯数字已不陌生,她与宁妃、贤妃、骆才人,是《初阶数学》的第一批“学生”,对于这种新鲜的学问,马恩慧是十分喜欢的。
  相比起那些繁复的文字,阿拉伯数字尤为便捷,简简单单,便记录的一目了然,无需再一个字一个字的盘查,校对。
  加上乘法口诀,朗朗上口,一些简单的计算,已无需拨动算盘,随口便可得出结果。
  马恩慧很是好奇朱允炆如何掌握的这些数字与学问,问过朱允炆,朱允炆只说是西夷学问,是行商带入华夏的。
  对于这一点,马恩慧很是怀疑,偷偷遣人去找了回回人,对方竟还真的认识这些数字,不过并不清楚乘法口诀。
  马恩慧守着这些小秘密,只温柔地看着朱允炆与孩子玩乐。
  无论是什么学问,学到了,那就是咱自己的学问。
  双喜轻轻走到马恩慧一旁,低声道:“皇后,群臣还在静坐,连午膳都没用,此事,是否告知皇上……”
  马恩慧皱了皱眉,埋怨道:“这些大臣真是,皇上不过休息几日,何至于此?既然皇上不打算理他们,那就让他们坐着好了。”
  双喜不再说什么,只好退至门外,对一旁的太监说道:“看着便是,若他们走了,马上来报。”
  太监听闻后匆匆离去。
  朱允炆抱着朱文奎,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走到马恩慧身前,道:“皇后,何事惹你不快?”
  马恩慧伸手,接过朱文奎,叹道:“臣妾听闻群臣在奉天殿外静坐逼宫,心有不解,皇上殚精竭虑,为国为民,这些群臣如何便看不明白?”
  “那是因为朕动了他们的蛋糕。”
  “蛋糕为何物?”
  “呃,一种糕点,皇后,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朕所施新政,减少了他们的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也适合朝堂啊。”
  朱允炆平静地说道。
  马恩慧皱了皱眉,道:“皇上已经革新了俸禄,如此优渥,尤不足以让他们满意?”
  朱允炆微微摇头,问道:“皇后,若是有人抢了你一百两银子,又还给你五十两,你会感恩戴德,还是心怀怨恨?”
  “哪个敢抢我的银子?!”
  马恩慧威严起来。
  一旁的宫女、太监纷纷下跪。
  朱允炆哈哈笑道:“这不就结了。群臣也是如此想的……”
  马恩慧转瞬便明白过来,皱了皱眉,说道:“那不一样,臣妾手里的银钱,都是正当经商所得,可百官那些少了的银钱,是盘削百姓所得,本就不属于他们。”
  “是啊,本就不属于他们,可是皇后,东西在自己手里久了,他们便会认为,那就是自己的。”
  朱允炆认真地说道。
  借东西还有不还的时候,何况这些官员,是以“合法田契”,使了银子购置的田产,说分就给分了出去,他们肉疼是应该的。
  只不过,他们应该疼完之后,安静的养伤,老老实实,不要到处蹦跶。
  可他们偏不听,见自己反对无效,便开始借老天爷来压朱允炆,将地震灾难的出现,直接扣在了朱允炆的头上。
  “皇上,这地震是为何……”
  马恩慧有些不安地看着朱允炆。
  对于地震的原因,她也听闻过天人感应、灾异天谴。
  正如董仲舒所言:“天下主失德,名山崩,地动。”
  若是如此的话,那此番地震,会不会是上天以灾异的方式谴告帝王过失?
  朱允炆笑着说道:“皇后,所谓地震,便是大地自身的运动罢了,与上天没有任何关系,也与朕没有任何关系。”
  “大地自身的运动?大地为何会动?”
  马恩慧低头看向地板,似乎想看看大地有没有跑路。
  朱允炆总不能给她讲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告诉她我们所有人都在一个球上,而且球自己会转动,她一定会睡不着觉的……
  “皇后,就像是这桌子,只要用力推动,桌子上的东西便会震动,甚至有些还会歪倒,这与地震是一样的道理。”
  朱允炆解释道。
  马恩慧摇头,满是怀疑地说道:“可没有什么人,能给大地这么大的力量。”
  朱允炆轻轻说道:“若是大海呢?”
  马恩慧惊讶地看着朱允炆。
  是啊,大海每天都在拍打大陆,虽然有强有弱,但终究是存在着这股力量的。
  而且京师距离大海,也不甚远。
  朱允炆现在没办法给马恩慧讲解更多的自然科学,看向双喜,问道:“大臣可都还在?”
  双喜连忙回道:“皇上,仍在奉天殿外。”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传唤钦天监监正、监副,于奉天殿外等候。”
  双喜有些意外,但也没问什么,转而安排人去传唤。
  “看来皇上已经对策。”
  马恩慧轻盈一笑,放松下来。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等朕回来,一起用晚膳。”
  奉天殿外。
  多达一百二十余官员,集体静坐,目光中带着绝不后退的坚决。
  为首的,便是刑部尚书侯泰、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
  景清此番站出来,也是有原因的。
  上次反对遏兼并国策,朱允炆虽然呵斥了自己,还说了一句“老了”的话,但景清却没有承受任何惩罚,依旧稳坐都察院。
  既然皇上是不会惩罚大家的,那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能退后。
  正所谓,搏一搏,马车多暖和。
  为了自己的双腿,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为了……不能退,咱们可是为天说话,为大明说话。
  皇上有过,我们作为官员,便应该勇于指正皇上的错误,纵是因此而受罚,那也是铮铮傲骨,青史留名。
  一句话:在座的都是英雄,跑了的都是孬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