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5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大臣们不能不在意,尤其现在正处于争储之际,周其茂为今后的新帝着想,也要削减成运昶手中的兵权。
  巧的是,某些人也是这么想。
  周其茂并没被邱智喻的话吓到,反驳道:“邱尚书未免太看得起那些草原人,不过是一群不知教化的野蛮人,自先帝立国以来,草原人就不曾在我们手上占到过一点便宜,我们又何必怕他们。”
  “朝廷养着边关几十万大军,可这数年一场仗都没打,岂不是白白消耗国库的财力,下官建议裁军,也是为朝廷着想。”
  邱智喻被气笑了:“就因为这几年不曾打仗,周大人就忘了几十年来边关将士流的血?我等能安安稳稳地在京城享乐,靠得就是几十万边关将士震慑草原,怎么到了你周大人口中边关将士们就成了吃干饭的?”
  周其茂皱眉道:“请邱尚书莫要污蔑下官,下官并未否定边关将士们的功劳,下官只是想减轻国库的压力,暂且裁减一些兵丁,裁减的数量可以再商量。”
  邱智喻冷声道:“国库的事自有户部处理,还轮不到你一个吏部侍郎担心,你要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可以去步军营的校场跑两圈,别多管闲事。”
  别看兵部尚书是个文官,邱智喻之前却是实打实的武将,在来兵部之前他曾是都指挥同知,后来调任兵部侍郎,等范昌明因为外东城一案被罢官免职后,邱智喻便被永康帝提拔为兵部尚书。
  对于周其茂这种不通军务,偏偏还喜欢高谈阔论的蠢货,邱智喻都不想和他废话。
  周其茂没想到邱智喻说话如此粗鲁,脸都气红了,正要出言反击,永康帝开口了。
  “当务之急是赈灾,你们没有办法就闭嘴,吵得让朕心烦。”
  周其茂见永康帝发怒,只得退了回去。
  永康帝看向周泽德,问道:“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周泽德恭声道:“若是动用饷银,便可凑够赈济两州灾民需要的钱财,可是皇上,两州的灾民足足有几十万人,国库的银子坚持不了多久。”
  “若是筹不到足够的赈灾粮款,便是掏空整个朝廷也填不了这个窟窿。”
  从现在到下一次收成还有一年,几十万灾民一年的口粮,这得需要多少粮食,没人比周泽德更清楚,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右相秦守洪出声道:“那就效仿前朝,让商贾和世家皆出银子帮朝廷赈灾。”
  既然朝廷出不了那么多银子,那就找人分担。
  周泽德苦笑道:“秦相,商贾贪财,世家重利,想让他们掏银子谈何容易!”
  永康帝冷声道:“做不到也要做,两州的灾民必须救济,若是两州有一处因救济不及时发生民变,你这个户部尚书就不用干了。”
  周泽德低下头:“微臣遵旨。”
  待离开勤政殿,周泽德一脸苦涩,效仿前朝?这四个字说得简单,做起来何其难也。
  前朝是皇室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让世家出钱赈灾自然容易些,毕竟灾民叛乱也是影响世家的统治。
  可自从卫国立国后,从先帝开始就不停打压士族,到永康三十一年,士族在朝堂上已经基本没什么话语权,如此情况下再想让他们掏银子,难如登天啊。
  可永康帝已经开了金口,再难他也得去做。
  卫国有不少家族,这些家族有大有小,其中最有威望的是江南四大家族——王,崔,李,周,那些小家族基本上都是看四大家族的脸色行事。
  想要让大家族掏银子赈灾,能不能说服四大家族是关键。
  四大家族都有人在朝堂做官,而且巧的是王家有一个子弟正担任正五品户部郎中。
  周泽德便想着把这个王家子弟王成严当成突破口。
  如今天色大亮,已经过了上值时间。
  回到户部衙门,周泽德让人把王成严叫来见他。
  很快,周泽德就见到了王成严,他是王家这一代的直系子弟,现在的王家家主便是王成严的祖父。
  王成严是典型的大家族子弟,饱读诗书一表人才,面对同僚谦和有礼,面对地位不如他的人时又有些高傲和不屑。
  “下官见过大人。”
  周泽德颔首:“坐下吧。”
  “谢大人。”
  周泽德温声道:“本官久闻王家之名,成严出身书香世家,想必才学不俗,区区五品郎中委屈你了。”
  王成严忙摇头,道:“下官进户部时间尚短,对户部事务远不如诸位大人了解,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成严太过谦虚了,今日本官和皇上说起你,皇上对你颇感兴趣,只要你认真当差,今后前途必定不凡。”
  王成严面色一喜,恭声道:“下官多谢大人提携。”
  周泽德摆摆手:“本官不过说了几句话,真正让皇上另眼相待的还是你自己。”
  “不过,依你现在的资历,想要尽快升官可能性不大,除非……”
  “除非什么?”王成严忙问道。
  周泽德叹口气:“想必你也听说安州和庆州发生旱灾,短短半个月便多出几十万灾民,皇上素来爱民如子,听到这事忧心不已,你若是能为皇上解决这个烦恼,皇上龙颜大悦必定会奖赏你。”
  王成严也不是傻子,一听到这话便明白了周泽德的打算,脸上的笑意微微收敛:“食君之禄忠君之忧,下官作为臣子,自是想替皇上分忧解难,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周泽德见王成严不接茬,面色不变,轻笑道:“成严何必谦虚,王家乃是百年世家,又是四大家族之首,想要替皇上分忧解难容易得很。”
  王成严正色道:“自下官离开家族之日起,祖父和父亲就曾告诫下官,做人应堂堂正正,不可投机取巧,下官自己的前程自有下官自己去争,一味求援家族只会令人不耻。”
  周泽德没想到王成严这么难缠,若王成严一直不接茬他再委婉也没用,只得挑明道:“王家不愧是书香世家,家风之正让人敬佩,只是如今情况不同,赈灾一事说白了就是需要朝廷出银子,成严身为户部郎中,应该知道国库的情况,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若是王家肯带头替皇上解决这个困难,皇上必定不会忘了王家的功劳,成严现在还年轻,若是被皇上记在心里,将来未必没有接替本官的机会。”
  王成严站起身,恭声道:“下官万不敢如此妄想,至于赈灾一事,下官不敢欺瞒大人,此事下官做不得主,下官会给家族写信,还请大人稍等些时日。”
  王成严这等出身世家大族的人,又是家族直系子弟,他们自小便被教导凡事以家族为重,没人比他们对家族更加忠心,周泽德的利诱根本打不动他。
  周泽德没得到王成严的承诺,眉头微皱,可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只能如此了。
  “那本官就等你的好消息。”
  接触完王成严,周泽德基本上能猜到其他人的态度,反正就是一个字——拖。
  可他们拖得,两州的灾民拖不得,周泽德只得先让人调度国库的银子赈灾。
  ……
  勤政殿
  等周泽德他们离开后,永康帝看着几位皇子,道:“如今只有我们父子几人,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二皇子最为年长,率先开口道:“父皇,既然想要筹集赈灾银两,需让世家和商贾出银子,此事乃是朝廷有求于他们,儿臣私以为应该采取怀柔政策,不应太过强硬,免得伤了朝廷和他们之间的和气,只要能筹到银子便好。”
  四皇子一向听二皇子,二皇子说完,他便道:“儿臣附议。”
  永康帝无奈地摇头,这个老四真是一点脑子都不愿意动。
  六皇子却反驳道:“二哥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庇护卫国各地百姓,也包括那些商贾和世家,如今朝廷有难,他们理应相助,这并非朝廷有求于他们,实乃是他们应做之事,父皇直接下一道圣旨便是,我就不信有人敢抗旨不遵。”
  二皇子闻言皱眉道:“如此一来,岂不是让他们心生怨气?”
  “若是一味怀柔,二哥就不怕他们得罪进尺,趁机提要求?”
  “这些事情都可以商量,我们想让他们帮忙,总不能一点好处都不给。”
  六皇子坚持道:“这就是他们该做的,朝廷不能退让。”
  六皇子的想法很简单,卫国皇室庇护天下百姓,对他们有恩,百姓就该在朝廷有难时挺身而出,这是责任,是义务。
  在永康帝心里,其实并不认同二皇子的话,只是二皇上说得也没错,态度太强硬很容易激起怨气,若是强行让他们捐银子,朝廷便失去了大义,这对将来的统治很不利。
  永康帝看向九皇子,问道:“老九,你怎么不说话?”
  九皇子道:“父皇,儿臣觉得二哥和六哥说得都有道理,我们不如把两个办法结合一下,刚柔并济岂不是更好?”
  六皇子讥笑道:“你倒是会做好人,刚柔并济说得好听,可具体该如何实施?对哪个柔?又该对哪个刚?”
  六皇子的语气虽然不好听,可说得话却一针见血,刚柔并济确实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九皇子没有在意六皇子的语气,侃侃而谈:“商贾卑微,他们对朝廷更加敬畏,对他们强硬一些便是,而世家树大根深,和朝中众多大臣都有联系,对他们的态度要柔和一些,逼急他们对朝廷没有好处。”
  永康帝脸上露出笑容,九皇子此言更合他的心意,道:“朕明日会和众爱卿再商讨一番,若是大臣们认可老九的办法,就由老九来负责此事。”
  九皇子心中大喜,恭声道:“儿臣定不让父皇失望。”
  二皇子叹气,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总想着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商贾地位再低下那也是卫国百姓,岂可让其强行捐银子。
  六皇子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这就是他一向不问朝政的九弟啊,真是把所有人都骗了。
  浓浓的背叛感让六皇子对九皇子已没有半点兄弟之情。
  与此同时,户部
  周泽德同样在和霍谨博商讨此事。
  庆南两州发生旱灾,霍谨博身为庆南清吏司自然逃不过去,他必然要负起责任,甚至此事处理不好,霍谨博就有可能被降罪。
  如何赈灾,朝廷自有一套流程。
  这虽然是卫国立国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旱灾,但有前朝经验可以借鉴,倒也不会手忙脚乱,现在唯一麻烦的就是筹集赈灾粮款。
  毕竟赈灾需要银子,没银子再有办法也没用。
  周泽德道:“国库缺银子,只能让世家和商贾筹钱,本官已经试探过世家,对方显然不打算干脆地掏银子,必然会提要求。至于商贾那边,京城有名的几大商会都有人在后面撑腰,强来恐怕不行。”
  商贾地位低下,每个能在京城做大的商贾背后必然有靠山。
  虽说这次是朝廷要银子,商贾背后的靠山再大也大不过皇帝去,但对方不是泥人,如果手段过于强硬,难免会伤了面子。
  不到万不得已,周泽德不想撕破脸,闹得大家都不好看。
  霍谨博道:“大人,世家重权,商贾重利,想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出银子,得对症下药。”
  周泽德皱眉:“你想许给他们高官厚禄?”
  “自然不是。”
  “那你有何良策?”
  “总结来说就是四个字——刚柔并济,”霍谨博道:“对商贾怀之以柔,对世家重拳出击。”
  霍谨博心中已经有粗略的想法,继续道:“下官听说商税一直是三十取一,如今朝廷有难,国库空虚,把商税提升到二十取一不算过分,比他们穷得多的百姓都能交得起,他们总不能交不起吧?”
  周泽德瞥他一眼:“提高税率确实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可那样见效太慢,新的税率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实施。”
  “但我们可以给各大商会提前透露消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朝廷不会亏待愿意为朝廷分忧之人,凡是愿意捐款的商贾,户部会根据他的捐款多少适当降低他明年的商税。”
  周泽德听言愣了。
  他执掌户部多年,非常清楚霍谨博这个办法有没有效果。
  商贾或许一开始会抵触不配合,但只要有人带头,那些重利的商贾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捐款,而且会多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