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18节
在西域,经历了好几场血战,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肥了辽国朝廷,西北地区部卒的实力却遭到了削弱,因而,对于辽国中枢,当地部族是有所不满的。
而此次辽国全国性动员武装,以备汉军,西北这边,反应比较迟钝,甚至显得消极。耶律贤继位后,以皇叔平王耶律隆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加强他们这一脉在国内影响的同时,也有意对西北诸部进行安抚。耶律隆先为人聪颖,性情温和,也有一定治政才干,耶律贤认为这个皇叔能够实现他的政治意图。
然而,耶律隆先到任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出台一些安民心,抚部族的政策,就面临着第二次爆发的汉辽大战。
收到耶律贤的动员令时,耶律隆先也颇为无奈,在还未熟悉西北局势、巩固权势的情况下,从当地边军以及部族中抽调了一万骑,派往东部。
强行为之,必然进一步造成局面的不稳,当地部族的离心。不过,由于地处偏僻,有足够的纵深,正常情况下,汉辽大战是很难影响到辽西北地区的。
茫茫大漠,绵绵阴山,就是他们最好的保护。哪怕在开战之初,杨业领军,横扫辽国布置在阴山一线的戍堡、据点,也没有让西北路辽军及部族感到一丝紧张,战争似乎离他们还很远。
但是,变故往往发生在未料之间,而汉军给辽西北路带来的惊喜则更加突然。当然,这份突然,也是付出了千辛万苦,经历了千难万险。
王彦升领军,足足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方才走出大漠。出发时的一万骑兵,在行军途中,损失了近两千人,哪怕有向导引路,也几度偏移路线,甚至迷失方向,他们遭遇过风暴,陷入过流沙,行走在生死边缘。
等踏入辽西北路境时,随军的骆驼、骡马都消耗殆尽,连军马都杀了不少,用作充饥,饮水几乎用尽,军械也丢了不少。
也正因为经受住了这千磨万击,北进的河西将士,十分坚韧,就像跨过了死亡深渊,重新看到希望,士气更加高昂。再加上,四皇子、赵公刘昉也在军中,与将士一起经受这磨炼,吃尽这苦头。
原本,刘昉还是保持此前的风格,隐姓埋名从军,途中才亮明身份,而这一点,对于出征将士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当这支历尽艰险走出大漠的军队,深入漠北,只经过短暂的调整,便建下了第一个功劳。活动于燕然山南部的耶覩刮部成为了第一个打击的目标。
耶覩刮部是辽西北地区的大部族了,却也顶不住神兵天降,如魔如神的汉军,所部两万余众,被轻松击破。死者无数,逃者无数,而通过这一仗,汉军获得了大量的补给。
其后,王彦升军稍事休整,不管耶覩刮部的残众,带人快速翻越燕然山,直窝鲁朵城,此城为古回鹘王城,作为辽国设立的阻卜大王府治所。
又是一场突袭,活动于燕然山东北的阻卜部也没有太多的抵抗能力,就被击溃,阻卜王没能逃掉,陷于窝鲁朵城内,被刘昉俘虏。
到此时,辽西北部族方才反应过来,战争离他们原来并不遥远,只不过是在汉军战刀已经架到他们脖子上的情况下。
面对这支突来的汉军,待在西北路治所镇州的辽国平王耶律隆先,已然顾不得震惊了!只能在匆忙之间,召集附近的戍军与部卒,集中兵力,抵御汉军。
当然,王彦升军的突袭,还不算致命,跨越流沙,翻越燕然,连战耶覩刮部与阻卜部,到下窝鲁朵城后,已然是筋疲力竭,亟需休整。
对耶律隆先来说,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南边,那里,还有一支杀气腾腾的汉军,来自榆林道的杨业部。
主动出击、深入草原作战的计划得到朝廷批准后,早已准备妥当的杨业,没有丝毫耽搁,率众出击。
由于远征凶险,杨业这一回,也只带了万骑,将驼马牲畜集中使用。他们这一路,同样需要跨跃大漠,虽然没有河西军那么凶险,但同样很艰苦。
北出之后,他们面对的,达旦部。早在杨业第一次北出之际,其中一部达旦人就见机北遁,因为走得快,所以没有太大损失。
但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汉军如此不依不饶,胆敢越境深追,同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这一回,杨业只消灭了其中一部,斩获不多,也只基本补充了一部分饮水、食物,维持着大军消耗。
当王彦升翻越燕然山东来之时,杨业领军,正与达旦九部联军交锋,而耶律隆先的注意力也放在南边,正琢磨着如何击退杨业军。
因此,当耶覩刮部被灭,阻卜部重创,西、南两面都面临汉军兵锋之时,本该高枕无忧的辽西北路,迎来了最大的危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
说起来,自契丹一统漠北后,西北地区是很多年没有遇到战争了,即便有,也只是一些小动乱,更多的,则是出兵出马,作为仆从跟随契丹作战。
但这一次,情况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次,汉军铁骑打到他们家门口了,磨刀霍霍向他们,而西北诸部族,就像成百上千年前游牧生存于这片土地草场的部族一样,面临着来自中原帝国的强势打击。扛不住,就会像过去那些形形色色的部族一般,陷入沉沦乃至消亡。
面临着险恶的局势,耶律隆先却没有多少办法,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前抽调往东部战场的一万骑兵,极大地削弱了西北的实力。
再加上当地部族虽多,但人心不齐,兵灾降临,更是各怀心思,想要形成合力,就更难了。也就是,在汉军的威胁下,剩下的部族不得不汇聚在辽军旗下,共抗汉军。
所幸,耶律隆先在上任之前,耶律贤从左皮室军中派了三千卒随他西来,原本是为了保护耶律隆先并震慑西北部族,没曾想却成为了抗击汉军的骨干力量。
在部属建议下,耶律隆先收缩兵力,收容那些被打散的部众,并勉强聚集起一支不足三万人的军队,这已然穷尽西北潜力了。
然而,塞北部族虽然骁悍,是个男丁上马就是战士,但各族并不统一,临时集中起来,能够发挥多少实力,就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辽军采取收缩防御的办法,也给了汉军更多调整准备的机会,河西、榆林两军,更得以在塞外绝域会师。这也是刘昉、刘旻两兄弟的会师,六皇子、魏王刘旻,同样不顾杨业的劝阻,坚持从征战,一路上以其坚强的作风,娴熟的骑射,也赢得了不少将士的认可,在与达旦诸部的作战中,更亲自射杀了三名敌卒。
到五月中旬,汉军合军之后,挺进辽镇州,在这漠北,城战基本是不存在的,西北诸部也不擅长此道,面对入侵的汉军,只有野战一途。
于是,辽平王耶律隆先,也率领部族联军出击,双方相遇于燕然山以东、乌孤山以西的土兀剌河畔。
辽军不足三万,汉军仅一万六千余人,然而,不论从军容、装备、精神、气势,汉军都占据着优势。
这是一场大规模正面骑兵会战,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乃是赵公刘昉。他领千骑绕行三百余里,两渡土兀剌河,突然出现辽军的后方,于辽军意料之外,发动致命一击。
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几乎断绝,河西、榆林两路汉军在漠北的作为,短时间内还传不到国内,兵临燕然、驰骋域外的丰功伟绩,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发酵。
北出的汉骑,事实上就像放出去的断线风筝,基本不受控制,有什么情况也难以及时有效反馈,西京的朝廷中枢,连后勤补给都不用操心,能够做的,只有默默等待、祝福。
事实上,就如西域的战事那般,对于这两路偏师,朝廷也没有抱有过多的期待与要求。轻骑大举出绝域,能够扬威塞外,这在大汉立国以来,还是第一次,第一次也代表着尝试,有容错的空间。
相较之下,还是山阳一线的刘廷翰军,更加值得重视,一者动兵更多,三万余众,全是大汉的精锐骑兵。二者,自辽军北缩,汉军前插之后,刘廷翰军距离辽国都城上京最近,如果说有哪支军队能够威胁到辽上京,那只有出山阳的刘廷翰军了。
大汉此番北伐的军事布置,辽东是头,河西、榆林是尾,山阳则是腰,已然头重脚轻的情况下,这腰杆就更需要硬朗起来了。
不过,在郭进军高歌猛进,杨业、王彦升军长驱直入之时,刘廷翰所率汉骑,却始终不温不火的,没有太多的建树。
得到朝廷的进一步松绳放权后,刘廷翰也率领大军二度出塞,并且深入辽境,但是结果仍旧不如人意。
漠南的契丹部族撤得太干净了,三百里纵深之内,竟然没有让汉军抓住行迹,唯一给机会的,算是辽西南招讨使韩匡美,领军相抗。
两军在白水泺东北约两百里的鸳鸯泊进行了一次对阵,后以汉军势大,辽军主动撤军,在辽后备兵马的援应之下,从容摆脱汉军的纠缠。
鸳鸯泊一战,双方动用的兵力并不少,但结果有些虎头蛇尾,汉军斩获只有不到两千卒,自身伤亡虽然不大,但对于这样的结果,刘廷翰显然是不满意的。
要知道,韩匡美率领的,并非辽军精锐,没有重甲,没有宿卫、皮室。刘廷翰出塞的目的是什么,牵制辽军兵力,对其军队、部卒进行有效打击杀伤,然而,随着辽国的收缩战略,这个意图并没有实现。
而吃了一次亏之后,韩匡美也学乖了,不再贸然与汉军接触,再度变得猥琐保守起来,一味避战,在漠南草原北部同汉军打起游击来。
这里,毕竟是辽军的主场,汉军重拳出击,却一拳打了个空气,十分难受。双方倒不是没有接触,不过,那是小股部队的侦骑、斥候厮杀,再是激烈,却难以影响大局。
到五月份,刘廷翰再度向西北深入百里,然而除了发现那些见识、试探己军的辽军斥候之外,再无更多的收获。
这个时候,以云州为起点,汉军已然跃进五百余里,自然不如河西、榆林两路那般狂飙急进,但在这东部草原,辽军的力量显然要更强些,部族兵力也要更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刘廷翰军的选择也不多了,想要破局,要么就像杨业、王彦升那般,大胆一些,彻底舍弃后方,不管不顾,挺进漠北,将战火烧到辽国的大后方。辽国漠南的部族,大多是向北迁移的,他们能遁五百里,却遁不了一千里。
不过,这个决心可难下,与大漠西北的情况不同,贸贸然北上,更大的可能不是收获横扫漠北、打开局面的奇效,而是陷进去,出不来。个中风险,太大!
另一个选择,就目标明确,直击要害,向辽上京进军了。这个时候,刘廷翰军所在的位置,处于大漠中部地区,距离辽上京的直线距离,也就六百来里。以刘廷翰军中充足的骡马所提供的高机动性,快则十日,慢则半月,总能抵达上京。
然而,这同样是个危险的选择,比起往漠北打,风险还要大。自开战以来,几经试探,汉辽双方对于对手的了解,也逐渐清晰起来,此前碍于消息封锁、通讯不畅导致模糊的形势与情况,也逐渐明朗了。
并且,通过与韩匡美在漠南、漠中的交手,刘廷翰心中始终存在疑虑。在他看来,辽国手中所拥有的实力,绝对不如表面展现出来的那般。
当然,有些情况是可以解释的,比如辽东那边承受的防守压力太大,辽国大力支援,从而导致漠北、上京实力不足,方才采取如此被动收缩的防御办法。
但是,如果单纯做这样的猜想,并把它当做现实,那就有些自欺欺人了。刘廷翰镇边也有些年头了,对于辽国辽军的了解,纵然谈不上熟悉底细,基本的认知还是有的。
作为刘皇帝看中的将帅之才,具备胆略与决断的同时,更有几分持重。在辽军应对汉骑所做出那些“可以理解”的表象之下,刘廷翰总觉内心不踏实。
因此,在挺进漠中之后,他的任何举措都变得小心起来了,不敢贪功冒进,戒备更提升到了最高级别,斥候布置的范围,更放宽到周边五十里。
双方的斥候,也在这充足的空间内,进行着残酷的厮杀。斥候一般都是军中最为精悍、敏锐、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士卒,但在这种绞杀缠斗之中,汉军足足损失了七百余卒,让刘廷翰不得不调拨补充。毕竟,在域外广袤的草原上,在人家的地盘上,必须得保持耳聪目明,付出再大的牺牲都是必要的。
漠中仿佛成为了一片雷池,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刘廷翰一直以一个谨慎的姿态,不敢跨越,仿佛前进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一般。
在军中,有不少将校,都有些难以忍受这种枯燥乏味,他们策马出塞,是来打契丹,建功立业的,尤其是派给刘廷翰的那些禁骑。
再加上,主动出击,深入草原,是刘廷翰主动提出的策略,然而大军北出,你这做主将的反而迟疑了,畏战怯敌,迁延不进,贻误战机。
外则战局晦暗,内则将校相逼,刘廷翰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但正是这种重压,他更加不敢疏忽大意。
麾下的将校,只需听从指挥作战,不需要考虑太多,但作为主帅,尤其是经过刘皇帝带在身边培养的主帅,刘廷翰不能想得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有大局观的将帅,他得为随征的三万将士负责,得为朝廷负责。所部三万骑兵,半数是朝廷禁骑,加上边骑以及征召的诸蕃骑,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大汉培养出这么多的骑兵不容易。
再加上,此次出塞,山阳、榆林一线的汉军边军抽调了太多,倘若他们这支战略力量出问题了,辽国发兵南下叩关,那对大汉而言,可就是新的压力了。
那样的情况,即便凭借着完善的防御体系,能够顶住,但是对于整个战局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就无法预料了。
毕竟,山阳不比西部,那茫茫大漠戈壁,也是大汉天然的屏障。这一点,也是刘廷翰真正顾虑的地方。
于是,在迟疑许久之后,刘廷翰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前进一步,甚至,以军需补给消耗严重为理由,向南撤军两百里,以接应后方粮草补给。
什么叫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利益功勋,这就是!
事实上,刘廷翰稳妥的做法是正确的,他那不进不退、谨小慎微的表现,同样让辽国那边难受。
在韩德让的筹谋下,辽国那边,早就为刘廷翰军设好了圈套,不需多,只要他再挺进百里。因为刘廷翰的犹豫,辽军甚至打算再放出一只诱饵,结果刘廷翰撤了。
为了谋划刘廷翰这支军队,辽国这边可是精锐齐出,耶律贤把宿卫兵马都派出来了,最后的结局却是,看得见,摸不着,快熟的鸭子,飞了……
第235章 难以乐观
北伐进行目前阶段,不论战局如何变化,不论各条战线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大汉朝廷始终是初心不改,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计划安排,向着最初的战略目标前进。
因此,不管其他几路汉军进展如何,都不是大汉中枢所重视的,成固足喜,败也无伤大雅。战争时期的大汉朝廷,为政重心基本都放在战争上,朝廷各部司衙门,大多围绕着北伐展开工作。
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辽东的战事了。没办法,为了实现攻略辽东的初步计划,朝廷在辽东战场的投入太多了,庞大的东路军,与其配套的人物财,疯狂地吞噬着大汉的国力。
由于相对近的距离,以及更加通畅便利的交通情况,大汉朝廷这边,收到来自辽东战场的奏报也更多,更及时。
不过,在东海水师登陆半岛建功,消灭近两万水陆辽军,接连收复苏州、复州、宁州之后,整个辽东战局就逐渐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西线锦州,由于耶律休哥的顽强坚守,以及辽阳从后方不断的支持,赵匡胤大军,仍旧受挫于坚城之下,不得进展。
这一点,在朝中引起了一些议论,毕竟坐拥内外主力,人物力充足供应,军械利器也优先转运配给,却拿一个小小的锦州城没有办法。
此前,行营至幽州,赵匡胤足足歇了半个多月,用整训准备做借口,延误进兵。如今,兵临城下了,打了一个月,却不得寸进。
中枢后方的大汉官僚们,怎么可能会没有想法,大汉过去的胜利,不只提升了将士的自信心,也让文臣们骄傲起来了。
在他们看来,以大汉如此雄厚的实力,善于攻坚的能力,怎能受阻于区区锦州。一个锦州城,就这么难打,那打辽阳,收复整个辽东,乃至海东地区,又要费多大的劲。
于是,政事堂收到关于辽东战事的奏疏便多了,很多甚至直接呈到垂拱殿御案,这其中,不只有文臣,还有一些将领。
对于赵匡胤的非议,也就开始多了起来,当然,也只有针对赵匡胤,可没人敢把矛头指向作为主帅的太子殿下。
临阵换帅的建议不敢提,但是让刘皇帝下诏,催促鞭策赵匡胤,给行营施加压力,类似的奏疏,倒是不少。
对于朝中的议论,刘皇帝是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自然是没有怎么作理会。乱军之举,以刘皇帝的眼光与器量,自然不会去做。
刘皇帝自己也有些认识,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大汉的情况,却忽视了辽国,忽视辽东的实际情况。辽国发展了这么多年,与大汉的交流也不曾少,人家也是在进步的。
因此,些许挫折,不足为道,这点耐心,刘皇帝还是有的,过去打仗,半年起步,自秋及春,也不是没有过。
而根据枢密院那边的推演,东西两线,只要一边取得突破,那东路军兵进辽阳,就基本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了。而没有地理上易守难攻的优势,辽阳虽然是辽东京,但未必比锦州更难攻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而此次辽国全国性动员武装,以备汉军,西北这边,反应比较迟钝,甚至显得消极。耶律贤继位后,以皇叔平王耶律隆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加强他们这一脉在国内影响的同时,也有意对西北诸部进行安抚。耶律隆先为人聪颖,性情温和,也有一定治政才干,耶律贤认为这个皇叔能够实现他的政治意图。
然而,耶律隆先到任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出台一些安民心,抚部族的政策,就面临着第二次爆发的汉辽大战。
收到耶律贤的动员令时,耶律隆先也颇为无奈,在还未熟悉西北局势、巩固权势的情况下,从当地边军以及部族中抽调了一万骑,派往东部。
强行为之,必然进一步造成局面的不稳,当地部族的离心。不过,由于地处偏僻,有足够的纵深,正常情况下,汉辽大战是很难影响到辽西北地区的。
茫茫大漠,绵绵阴山,就是他们最好的保护。哪怕在开战之初,杨业领军,横扫辽国布置在阴山一线的戍堡、据点,也没有让西北路辽军及部族感到一丝紧张,战争似乎离他们还很远。
但是,变故往往发生在未料之间,而汉军给辽西北路带来的惊喜则更加突然。当然,这份突然,也是付出了千辛万苦,经历了千难万险。
王彦升领军,足足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方才走出大漠。出发时的一万骑兵,在行军途中,损失了近两千人,哪怕有向导引路,也几度偏移路线,甚至迷失方向,他们遭遇过风暴,陷入过流沙,行走在生死边缘。
等踏入辽西北路境时,随军的骆驼、骡马都消耗殆尽,连军马都杀了不少,用作充饥,饮水几乎用尽,军械也丢了不少。
也正因为经受住了这千磨万击,北进的河西将士,十分坚韧,就像跨过了死亡深渊,重新看到希望,士气更加高昂。再加上,四皇子、赵公刘昉也在军中,与将士一起经受这磨炼,吃尽这苦头。
原本,刘昉还是保持此前的风格,隐姓埋名从军,途中才亮明身份,而这一点,对于出征将士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当这支历尽艰险走出大漠的军队,深入漠北,只经过短暂的调整,便建下了第一个功劳。活动于燕然山南部的耶覩刮部成为了第一个打击的目标。
耶覩刮部是辽西北地区的大部族了,却也顶不住神兵天降,如魔如神的汉军,所部两万余众,被轻松击破。死者无数,逃者无数,而通过这一仗,汉军获得了大量的补给。
其后,王彦升军稍事休整,不管耶覩刮部的残众,带人快速翻越燕然山,直窝鲁朵城,此城为古回鹘王城,作为辽国设立的阻卜大王府治所。
又是一场突袭,活动于燕然山东北的阻卜部也没有太多的抵抗能力,就被击溃,阻卜王没能逃掉,陷于窝鲁朵城内,被刘昉俘虏。
到此时,辽西北部族方才反应过来,战争离他们原来并不遥远,只不过是在汉军战刀已经架到他们脖子上的情况下。
面对这支突来的汉军,待在西北路治所镇州的辽国平王耶律隆先,已然顾不得震惊了!只能在匆忙之间,召集附近的戍军与部卒,集中兵力,抵御汉军。
当然,王彦升军的突袭,还不算致命,跨越流沙,翻越燕然,连战耶覩刮部与阻卜部,到下窝鲁朵城后,已然是筋疲力竭,亟需休整。
对耶律隆先来说,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南边,那里,还有一支杀气腾腾的汉军,来自榆林道的杨业部。
主动出击、深入草原作战的计划得到朝廷批准后,早已准备妥当的杨业,没有丝毫耽搁,率众出击。
由于远征凶险,杨业这一回,也只带了万骑,将驼马牲畜集中使用。他们这一路,同样需要跨跃大漠,虽然没有河西军那么凶险,但同样很艰苦。
北出之后,他们面对的,达旦部。早在杨业第一次北出之际,其中一部达旦人就见机北遁,因为走得快,所以没有太大损失。
但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汉军如此不依不饶,胆敢越境深追,同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这一回,杨业只消灭了其中一部,斩获不多,也只基本补充了一部分饮水、食物,维持着大军消耗。
当王彦升翻越燕然山东来之时,杨业领军,正与达旦九部联军交锋,而耶律隆先的注意力也放在南边,正琢磨着如何击退杨业军。
因此,当耶覩刮部被灭,阻卜部重创,西、南两面都面临汉军兵锋之时,本该高枕无忧的辽西北路,迎来了最大的危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
说起来,自契丹一统漠北后,西北地区是很多年没有遇到战争了,即便有,也只是一些小动乱,更多的,则是出兵出马,作为仆从跟随契丹作战。
但这一次,情况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次,汉军铁骑打到他们家门口了,磨刀霍霍向他们,而西北诸部族,就像成百上千年前游牧生存于这片土地草场的部族一样,面临着来自中原帝国的强势打击。扛不住,就会像过去那些形形色色的部族一般,陷入沉沦乃至消亡。
面临着险恶的局势,耶律隆先却没有多少办法,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前抽调往东部战场的一万骑兵,极大地削弱了西北的实力。
再加上当地部族虽多,但人心不齐,兵灾降临,更是各怀心思,想要形成合力,就更难了。也就是,在汉军的威胁下,剩下的部族不得不汇聚在辽军旗下,共抗汉军。
所幸,耶律隆先在上任之前,耶律贤从左皮室军中派了三千卒随他西来,原本是为了保护耶律隆先并震慑西北部族,没曾想却成为了抗击汉军的骨干力量。
在部属建议下,耶律隆先收缩兵力,收容那些被打散的部众,并勉强聚集起一支不足三万人的军队,这已然穷尽西北潜力了。
然而,塞北部族虽然骁悍,是个男丁上马就是战士,但各族并不统一,临时集中起来,能够发挥多少实力,就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辽军采取收缩防御的办法,也给了汉军更多调整准备的机会,河西、榆林两军,更得以在塞外绝域会师。这也是刘昉、刘旻两兄弟的会师,六皇子、魏王刘旻,同样不顾杨业的劝阻,坚持从征战,一路上以其坚强的作风,娴熟的骑射,也赢得了不少将士的认可,在与达旦诸部的作战中,更亲自射杀了三名敌卒。
到五月中旬,汉军合军之后,挺进辽镇州,在这漠北,城战基本是不存在的,西北诸部也不擅长此道,面对入侵的汉军,只有野战一途。
于是,辽平王耶律隆先,也率领部族联军出击,双方相遇于燕然山以东、乌孤山以西的土兀剌河畔。
辽军不足三万,汉军仅一万六千余人,然而,不论从军容、装备、精神、气势,汉军都占据着优势。
这是一场大规模正面骑兵会战,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乃是赵公刘昉。他领千骑绕行三百余里,两渡土兀剌河,突然出现辽军的后方,于辽军意料之外,发动致命一击。
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几乎断绝,河西、榆林两路汉军在漠北的作为,短时间内还传不到国内,兵临燕然、驰骋域外的丰功伟绩,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发酵。
北出的汉骑,事实上就像放出去的断线风筝,基本不受控制,有什么情况也难以及时有效反馈,西京的朝廷中枢,连后勤补给都不用操心,能够做的,只有默默等待、祝福。
事实上,就如西域的战事那般,对于这两路偏师,朝廷也没有抱有过多的期待与要求。轻骑大举出绝域,能够扬威塞外,这在大汉立国以来,还是第一次,第一次也代表着尝试,有容错的空间。
相较之下,还是山阳一线的刘廷翰军,更加值得重视,一者动兵更多,三万余众,全是大汉的精锐骑兵。二者,自辽军北缩,汉军前插之后,刘廷翰军距离辽国都城上京最近,如果说有哪支军队能够威胁到辽上京,那只有出山阳的刘廷翰军了。
大汉此番北伐的军事布置,辽东是头,河西、榆林是尾,山阳则是腰,已然头重脚轻的情况下,这腰杆就更需要硬朗起来了。
不过,在郭进军高歌猛进,杨业、王彦升军长驱直入之时,刘廷翰所率汉骑,却始终不温不火的,没有太多的建树。
得到朝廷的进一步松绳放权后,刘廷翰也率领大军二度出塞,并且深入辽境,但是结果仍旧不如人意。
漠南的契丹部族撤得太干净了,三百里纵深之内,竟然没有让汉军抓住行迹,唯一给机会的,算是辽西南招讨使韩匡美,领军相抗。
两军在白水泺东北约两百里的鸳鸯泊进行了一次对阵,后以汉军势大,辽军主动撤军,在辽后备兵马的援应之下,从容摆脱汉军的纠缠。
鸳鸯泊一战,双方动用的兵力并不少,但结果有些虎头蛇尾,汉军斩获只有不到两千卒,自身伤亡虽然不大,但对于这样的结果,刘廷翰显然是不满意的。
要知道,韩匡美率领的,并非辽军精锐,没有重甲,没有宿卫、皮室。刘廷翰出塞的目的是什么,牵制辽军兵力,对其军队、部卒进行有效打击杀伤,然而,随着辽国的收缩战略,这个意图并没有实现。
而吃了一次亏之后,韩匡美也学乖了,不再贸然与汉军接触,再度变得猥琐保守起来,一味避战,在漠南草原北部同汉军打起游击来。
这里,毕竟是辽军的主场,汉军重拳出击,却一拳打了个空气,十分难受。双方倒不是没有接触,不过,那是小股部队的侦骑、斥候厮杀,再是激烈,却难以影响大局。
到五月份,刘廷翰再度向西北深入百里,然而除了发现那些见识、试探己军的辽军斥候之外,再无更多的收获。
这个时候,以云州为起点,汉军已然跃进五百余里,自然不如河西、榆林两路那般狂飙急进,但在这东部草原,辽军的力量显然要更强些,部族兵力也要更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刘廷翰军的选择也不多了,想要破局,要么就像杨业、王彦升那般,大胆一些,彻底舍弃后方,不管不顾,挺进漠北,将战火烧到辽国的大后方。辽国漠南的部族,大多是向北迁移的,他们能遁五百里,却遁不了一千里。
不过,这个决心可难下,与大漠西北的情况不同,贸贸然北上,更大的可能不是收获横扫漠北、打开局面的奇效,而是陷进去,出不来。个中风险,太大!
另一个选择,就目标明确,直击要害,向辽上京进军了。这个时候,刘廷翰军所在的位置,处于大漠中部地区,距离辽上京的直线距离,也就六百来里。以刘廷翰军中充足的骡马所提供的高机动性,快则十日,慢则半月,总能抵达上京。
然而,这同样是个危险的选择,比起往漠北打,风险还要大。自开战以来,几经试探,汉辽双方对于对手的了解,也逐渐清晰起来,此前碍于消息封锁、通讯不畅导致模糊的形势与情况,也逐渐明朗了。
并且,通过与韩匡美在漠南、漠中的交手,刘廷翰心中始终存在疑虑。在他看来,辽国手中所拥有的实力,绝对不如表面展现出来的那般。
当然,有些情况是可以解释的,比如辽东那边承受的防守压力太大,辽国大力支援,从而导致漠北、上京实力不足,方才采取如此被动收缩的防御办法。
但是,如果单纯做这样的猜想,并把它当做现实,那就有些自欺欺人了。刘廷翰镇边也有些年头了,对于辽国辽军的了解,纵然谈不上熟悉底细,基本的认知还是有的。
作为刘皇帝看中的将帅之才,具备胆略与决断的同时,更有几分持重。在辽军应对汉骑所做出那些“可以理解”的表象之下,刘廷翰总觉内心不踏实。
因此,在挺进漠中之后,他的任何举措都变得小心起来了,不敢贪功冒进,戒备更提升到了最高级别,斥候布置的范围,更放宽到周边五十里。
双方的斥候,也在这充足的空间内,进行着残酷的厮杀。斥候一般都是军中最为精悍、敏锐、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士卒,但在这种绞杀缠斗之中,汉军足足损失了七百余卒,让刘廷翰不得不调拨补充。毕竟,在域外广袤的草原上,在人家的地盘上,必须得保持耳聪目明,付出再大的牺牲都是必要的。
漠中仿佛成为了一片雷池,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刘廷翰一直以一个谨慎的姿态,不敢跨越,仿佛前进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一般。
在军中,有不少将校,都有些难以忍受这种枯燥乏味,他们策马出塞,是来打契丹,建功立业的,尤其是派给刘廷翰的那些禁骑。
再加上,主动出击,深入草原,是刘廷翰主动提出的策略,然而大军北出,你这做主将的反而迟疑了,畏战怯敌,迁延不进,贻误战机。
外则战局晦暗,内则将校相逼,刘廷翰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但正是这种重压,他更加不敢疏忽大意。
麾下的将校,只需听从指挥作战,不需要考虑太多,但作为主帅,尤其是经过刘皇帝带在身边培养的主帅,刘廷翰不能想得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有大局观的将帅,他得为随征的三万将士负责,得为朝廷负责。所部三万骑兵,半数是朝廷禁骑,加上边骑以及征召的诸蕃骑,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大汉培养出这么多的骑兵不容易。
再加上,此次出塞,山阳、榆林一线的汉军边军抽调了太多,倘若他们这支战略力量出问题了,辽国发兵南下叩关,那对大汉而言,可就是新的压力了。
那样的情况,即便凭借着完善的防御体系,能够顶住,但是对于整个战局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就无法预料了。
毕竟,山阳不比西部,那茫茫大漠戈壁,也是大汉天然的屏障。这一点,也是刘廷翰真正顾虑的地方。
于是,在迟疑许久之后,刘廷翰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前进一步,甚至,以军需补给消耗严重为理由,向南撤军两百里,以接应后方粮草补给。
什么叫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利益功勋,这就是!
事实上,刘廷翰稳妥的做法是正确的,他那不进不退、谨小慎微的表现,同样让辽国那边难受。
在韩德让的筹谋下,辽国那边,早就为刘廷翰军设好了圈套,不需多,只要他再挺进百里。因为刘廷翰的犹豫,辽军甚至打算再放出一只诱饵,结果刘廷翰撤了。
为了谋划刘廷翰这支军队,辽国这边可是精锐齐出,耶律贤把宿卫兵马都派出来了,最后的结局却是,看得见,摸不着,快熟的鸭子,飞了……
第235章 难以乐观
北伐进行目前阶段,不论战局如何变化,不论各条战线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大汉朝廷始终是初心不改,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计划安排,向着最初的战略目标前进。
因此,不管其他几路汉军进展如何,都不是大汉中枢所重视的,成固足喜,败也无伤大雅。战争时期的大汉朝廷,为政重心基本都放在战争上,朝廷各部司衙门,大多围绕着北伐展开工作。
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辽东的战事了。没办法,为了实现攻略辽东的初步计划,朝廷在辽东战场的投入太多了,庞大的东路军,与其配套的人物财,疯狂地吞噬着大汉的国力。
由于相对近的距离,以及更加通畅便利的交通情况,大汉朝廷这边,收到来自辽东战场的奏报也更多,更及时。
不过,在东海水师登陆半岛建功,消灭近两万水陆辽军,接连收复苏州、复州、宁州之后,整个辽东战局就逐渐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西线锦州,由于耶律休哥的顽强坚守,以及辽阳从后方不断的支持,赵匡胤大军,仍旧受挫于坚城之下,不得进展。
这一点,在朝中引起了一些议论,毕竟坐拥内外主力,人物力充足供应,军械利器也优先转运配给,却拿一个小小的锦州城没有办法。
此前,行营至幽州,赵匡胤足足歇了半个多月,用整训准备做借口,延误进兵。如今,兵临城下了,打了一个月,却不得寸进。
中枢后方的大汉官僚们,怎么可能会没有想法,大汉过去的胜利,不只提升了将士的自信心,也让文臣们骄傲起来了。
在他们看来,以大汉如此雄厚的实力,善于攻坚的能力,怎能受阻于区区锦州。一个锦州城,就这么难打,那打辽阳,收复整个辽东,乃至海东地区,又要费多大的劲。
于是,政事堂收到关于辽东战事的奏疏便多了,很多甚至直接呈到垂拱殿御案,这其中,不只有文臣,还有一些将领。
对于赵匡胤的非议,也就开始多了起来,当然,也只有针对赵匡胤,可没人敢把矛头指向作为主帅的太子殿下。
临阵换帅的建议不敢提,但是让刘皇帝下诏,催促鞭策赵匡胤,给行营施加压力,类似的奏疏,倒是不少。
对于朝中的议论,刘皇帝是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自然是没有怎么作理会。乱军之举,以刘皇帝的眼光与器量,自然不会去做。
刘皇帝自己也有些认识,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大汉的情况,却忽视了辽国,忽视辽东的实际情况。辽国发展了这么多年,与大汉的交流也不曾少,人家也是在进步的。
因此,些许挫折,不足为道,这点耐心,刘皇帝还是有的,过去打仗,半年起步,自秋及春,也不是没有过。
而根据枢密院那边的推演,东西两线,只要一边取得突破,那东路军兵进辽阳,就基本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了。而没有地理上易守难攻的优势,辽阳虽然是辽东京,但未必比锦州更难攻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