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463
贾放便说:“那从今日起,我希望你们能够集思广益,配合老童他们这些骨干,研制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与机器。各位有什么想法也欢迎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你们这些人,是这里最宝贵的。因为你们有头脑,能够做出改变,让这个厂子越变越好。”
“所以我提出使用机器,不是让机器去取代你们,而是让机器解放你们的双手双脚,不再让那些枯燥乏味的活计占去你们的时间,让你们去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
贾放的口气异常坚定,因为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虽然机械的发展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产业格局的变化,但是机器从来都不可能取代人,即便到了后世,机器甚至可以自主运算,可以思考……人作为这个世上最有创造力的生灵,依旧是不可取代的。
“贾三爷,您说得真好!”人群中一个从京里来的匠人伸出双手,大声鼓掌。接着掌声跟着密密地响了起来。
贾放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必然有人半信半疑,但只要事情渐渐朝向他说的方向发展,人们会越来越相信他说的是真实可信。
旁边老童这时却快哭了,用衣角去抹眼睛,道:“贾三爷,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我们匠人……”
这个时空里匠人们过得不算太惨,没有匠籍制度,但是匠人的地位不高,甚至还不如手握财权的大商贾。听贾放说起匠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老铜匠又是骄傲又是感动。
贾放却问他:“这边的工人都读书习字吗?《万物之理》一类的书籍,有人学吗?”
老童赶紧抹了脸,答道:“有人学,但并不是全部。有些人觉得有趣,就学学,有些觉得虚耗辰光,就也不怎么上心。”
贾放点点头,对一旁安静了好久的水宪道:“我们去他们住的地方看看去。”
水宪则笑着道:“心里已经有成算了?”
贾放点点头,说:“一定要激发工人们学习,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费脑子,但是不管用什么法子,涨工钱也好,当工头或是掌柜也好,总之要激励他们舍得花时间去自己钻研。”
他当然可以去找一些《xx工业原理》之类的书籍丢给这些工匠,但是他相信,成体系的知识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而不只是靠东一点西一点的输入拼凑起来。
他现在当然可以想办法去潇湘馆找,但是他离开以后又会怎么样呢?难不成这工业发展还要停滞了不成?
水宪就在贾放身旁,却笑着道:“我知道你现在想的是什么——”
贾放:……啊?
水宪笑着学贾放的口气:“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对不对?”
贾放登时点头:“对,你说的没错。虽然我心好急……可是这样到底没错。”
他没说他为啥心急,水宪也没问。一行人只管行至矿工和冶炼工人们住的地方。贾放登时笑:“我已猜到了,果然是这样。”
只见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简易活动房——当年贾放请百工坊设计出来之后,水宪的人自然也能在这里制出来。
“但是……气候偏冷,冬天这简易活动房应该用不了吧?”贾放好奇地问。
水宪的这座矿山地处北方临海,贾放盲猜一个冬天得烧炕。
“确实如此,这里到了冬日便天寒地冻的。大部分工人会回各家去猫冬。不想回去的则留在这里,我们会安排他们住在矿山挖出来的矿洞里。”
原来矿洞是冬暖夏凉的所在——贾放心想,失敬失敬。
他来来回回看了看,大致估计这座“矿工村”最多可以容纳几千人。也就是最多的时候会有几千名壮年男子在矿山和冶炼厂工作。
贾放有点儿头疼:这眼见着又是一个光棍村——工人们独身暂居在此,是不利于厂子的长期发展的。此外,缺少家庭生活,也意味着这厂区周围的后勤跟不上,没有人缝补洗涮,也没有人养猪养羊,种植菜蔬,大家日常嘴里淡出鸟儿来。这么看起来这个光棍村确实是好像缺了点什么。
这时老童很有些担心地问水宪:“王爷,您上回问我的问题,我能不能转过来问一下贾三爷?”
水宪很爽快地点了点头,于是老童便将这矿山和冶炼厂的现实问题向贾放提了提。
原来,水宪的生意很大,门类也很杂,但有一样,他其他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财源广进,但是唯有这矿山、煤矿和油田,是一直在亏钱的。偏生还不断需要投入。每年水宪从其他产业上赚到的大笔收益都填过来填在这几项上。
于是水宪便让老童等人想一想,这片产业究竟怎样才能盈利——水宪财大气粗,并不在乎一直向这矿山投入,但是这些产业总是不断“失血”,总不是办法。
老童转述了水宪的问题,深感羞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水宪却完全不以为然,说:“老童,你不要担心,这问题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是问题。”
老童不解其意,水宪便自顾自说下去:“我观这位贾三爷的面相,掐指一算,自然算到他早已经想到了主意,能为咱们这里点石成金。”
第192章
贾放笑眯眯地望着水宪,心想:你也会有今天。
水宪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却没想到也会有为“亏损”二字而烦恼的时候。这在贾放看来,这种亏损却十分正常。
“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你们这些人,是这里最宝贵的。因为你们有头脑,能够做出改变,让这个厂子越变越好。”
“所以我提出使用机器,不是让机器去取代你们,而是让机器解放你们的双手双脚,不再让那些枯燥乏味的活计占去你们的时间,让你们去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
贾放的口气异常坚定,因为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虽然机械的发展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产业格局的变化,但是机器从来都不可能取代人,即便到了后世,机器甚至可以自主运算,可以思考……人作为这个世上最有创造力的生灵,依旧是不可取代的。
“贾三爷,您说得真好!”人群中一个从京里来的匠人伸出双手,大声鼓掌。接着掌声跟着密密地响了起来。
贾放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必然有人半信半疑,但只要事情渐渐朝向他说的方向发展,人们会越来越相信他说的是真实可信。
旁边老童这时却快哭了,用衣角去抹眼睛,道:“贾三爷,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我们匠人……”
这个时空里匠人们过得不算太惨,没有匠籍制度,但是匠人的地位不高,甚至还不如手握财权的大商贾。听贾放说起匠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老铜匠又是骄傲又是感动。
贾放却问他:“这边的工人都读书习字吗?《万物之理》一类的书籍,有人学吗?”
老童赶紧抹了脸,答道:“有人学,但并不是全部。有些人觉得有趣,就学学,有些觉得虚耗辰光,就也不怎么上心。”
贾放点点头,对一旁安静了好久的水宪道:“我们去他们住的地方看看去。”
水宪则笑着道:“心里已经有成算了?”
贾放点点头,说:“一定要激发工人们学习,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费脑子,但是不管用什么法子,涨工钱也好,当工头或是掌柜也好,总之要激励他们舍得花时间去自己钻研。”
他当然可以去找一些《xx工业原理》之类的书籍丢给这些工匠,但是他相信,成体系的知识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而不只是靠东一点西一点的输入拼凑起来。
他现在当然可以想办法去潇湘馆找,但是他离开以后又会怎么样呢?难不成这工业发展还要停滞了不成?
水宪就在贾放身旁,却笑着道:“我知道你现在想的是什么——”
贾放:……啊?
水宪笑着学贾放的口气:“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对不对?”
贾放登时点头:“对,你说的没错。虽然我心好急……可是这样到底没错。”
他没说他为啥心急,水宪也没问。一行人只管行至矿工和冶炼工人们住的地方。贾放登时笑:“我已猜到了,果然是这样。”
只见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简易活动房——当年贾放请百工坊设计出来之后,水宪的人自然也能在这里制出来。
“但是……气候偏冷,冬天这简易活动房应该用不了吧?”贾放好奇地问。
水宪的这座矿山地处北方临海,贾放盲猜一个冬天得烧炕。
“确实如此,这里到了冬日便天寒地冻的。大部分工人会回各家去猫冬。不想回去的则留在这里,我们会安排他们住在矿山挖出来的矿洞里。”
原来矿洞是冬暖夏凉的所在——贾放心想,失敬失敬。
他来来回回看了看,大致估计这座“矿工村”最多可以容纳几千人。也就是最多的时候会有几千名壮年男子在矿山和冶炼厂工作。
贾放有点儿头疼:这眼见着又是一个光棍村——工人们独身暂居在此,是不利于厂子的长期发展的。此外,缺少家庭生活,也意味着这厂区周围的后勤跟不上,没有人缝补洗涮,也没有人养猪养羊,种植菜蔬,大家日常嘴里淡出鸟儿来。这么看起来这个光棍村确实是好像缺了点什么。
这时老童很有些担心地问水宪:“王爷,您上回问我的问题,我能不能转过来问一下贾三爷?”
水宪很爽快地点了点头,于是老童便将这矿山和冶炼厂的现实问题向贾放提了提。
原来,水宪的生意很大,门类也很杂,但有一样,他其他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财源广进,但是唯有这矿山、煤矿和油田,是一直在亏钱的。偏生还不断需要投入。每年水宪从其他产业上赚到的大笔收益都填过来填在这几项上。
于是水宪便让老童等人想一想,这片产业究竟怎样才能盈利——水宪财大气粗,并不在乎一直向这矿山投入,但是这些产业总是不断“失血”,总不是办法。
老童转述了水宪的问题,深感羞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水宪却完全不以为然,说:“老童,你不要担心,这问题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是问题。”
老童不解其意,水宪便自顾自说下去:“我观这位贾三爷的面相,掐指一算,自然算到他早已经想到了主意,能为咱们这里点石成金。”
第192章
贾放笑眯眯地望着水宪,心想:你也会有今天。
水宪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却没想到也会有为“亏损”二字而烦恼的时候。这在贾放看来,这种亏损却十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