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328
他设计中的桃源寨办公大楼,自然不是大观园中那座庄严伟丽大气的古典中式建筑。这座办公大楼主要采用吊脚楼的式样,依山而建,建在桃源村与新余诸村之间,方便各处的居民往来。
办公大楼之所以采用吊脚楼式样,主要是贾放看中了吊脚楼是同时具备开放和私密的建筑空间。
他以前借用桃源村陶村长家做办公室的时候,就觉得很方便,坐在二楼接待来见他的各色人等,和村长乡民们开会,都是坦坦荡荡不避于人,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刚来桃源寨时,在极短时间之内就得到全部民心的原因之一——凡事无不可对人言。
因此他希望在这桃源寨中,其他办公人员也和他有一样的处事方式,能够公开、敞亮地处理与乡民有关的一切事物,也本着公平地态度为所有乡民服务。因此这吊脚楼的二楼,就像大多数桃源村土著的吊脚楼一样,设计成敞开式的干栏式结构,安装悬空走廊和曲栏靠椅。乡民们站在办公楼外,楼上有哪些办公人员,在和什么人说话,哪些人正坐在一起开会,全都一览无遗。
但贾放也考虑到,很多时候办公人员也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思考问题,因此这吊脚楼的第三层就设计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办公室,里面只有一张桌子,最多两张座椅,供办公人员使用。
至于吊脚楼的一楼,那完全是一片空旷的草坪。在这里办公人员可以偶尔下来活动活动,跑跑步打打拳,做做八段锦什么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努力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这座办公大楼设计的另一项要点,就是这座办公楼是绵延不断、沿着山坡修建出长长的一段,而不像中原庭院那样,每座房屋各有主次。
这样各办公室之间就再也分不出个尊卑高下了,大家都是平齐着待在同一层,不存在寻常官署那样,谁待在正房、谁待在厢房、谁拥有阳面、谁挤在背阴里……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办公人员,大家都是一样的,谈不上谁最受宠,也谈不上谁最委屈。总之这一碗水是端平了——这也是必须事先考虑到的,毕竟人多了容易生出小摩擦。
除此之外,贾放还发了话,说是等这办公大楼修好了各部门入驻之后,但凡还有空位,欢迎乡民们使用,可以租用二楼的会议区或者是三楼的小会议室,寻常企业要开个会什么的,直接过来向楼层管理员报备一下就行。
桃源寨这边开建“办公大楼”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武元县。
武元县县令袁化那里,问清楚了“办公大楼”的规制与形式,便又忍不住搓手,心想:这桃源寨都为那些公门众人盖楼了。而去过一次桃源寨的县令袁化,深知贾放想在武元县见到什么样的改变,他搓了半天的手,终于叫人将李师爷叫来。
“有为,本官今天叫你来,是要问一下本县吏员的事。”自从袁化参观过桃源寨之后,越看本县的衙役,就越觉得不顺眼。
“本县……究竟有多少吏员和衙役是识字的?”
袁县令问了李师爷,李师爷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为啥连这个都不知道?本官上任的时候不是让你挨个儿都问过一次吗?”
李师爷叹了一口气道:“大人,这要看您想听真话,还是只想要明面儿上的答话?”
袁化的口气立即有点儿硬:“……本官只想知道为什么。”
李师爷急道:“大人,你刚上任那时统计胥吏的履历,你认为那些履历会是真的?”
袁化登时无语。他当初上任时,见过底下几个要紧的吏员,见一个个都能说会道的,但是还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他只知道,这些个吏员多半出自武元县里的几个大家族,这些家族相互之间,联络有亲,县衙里、商路上,多半由这几家把持。他这个县太爷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吉祥物。
比如桂遐学这么个年轻人,就是当地一个大族桂家给强塞到县衙里来的,说是极有才学。袁化带着他两年,承认小家伙确实是有才学,只不过人也不想在这县衙里干就是了。
袁化不是个初出茅庐、初混官场的新人,他已经任过好几处的县令了,当然知道各地都是这样。县官一任只有区区几年,不比那些胥吏,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把持当地的商政两界甚至有几代人之多。县官日常诸事都要仪仗这些人去执行,对这些下属岂不是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此刻袁化背着手,在堂上来回踱了几步,转头对李师爷说:“再去问一次。”
师爷李有为登时大惊,他随袁化去桃源寨看过,自然猜得出县尊大人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可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是他武元县?
节度使大人在自己的封地上搞什么劳什子的新政,为啥武元县也想要照搬?要知道——武元可不比桃源寨,武元县是一个算上四方辖地,总共有将近十万百姓的大地方啊!
所有要前往各处乡镇去征收赋税、维持治安、宣读告示、甚至捉拿逃犯……这一系列大小事,全都要靠这些吏员与衙役去做,总不能让他李师爷去吧。
“如果再问一次,他们还全都声称自己识文断字,那么两天之后,举办考试,让一个个现原形。”袁化丢下这一句,便回内堂去了,留下慌了手脚的李师爷。
袁化自从桃源寨回来的路上,就将这些事想了一路。他确实是被在桃源寨看到的景象所感动了,可是感动不能当饭吃,他很清楚武元与桃源,区别在哪里。
桃源寨在贾放和乡民们之间,少了乡绅这么个阶层。
他袁化上次去桃源寨庆贺青坊桥的落成,一去就傻乎乎地问:功德碑在哪里,这桥为啥不叫“济民桥”,这是因为他习惯了乡绅这阶层的存在,乡里的一切事务,对他们说就行,根本不必理会那些草民。
而武元的乡绅们也习惯了,自己的地盘上怎么折腾都可以,把县尊大人伺候好了就行。甭管多大的事,趁醉给县尊大人的后院塞一房小妾。如果一房小妾还不行,那就送两房。
袁化对这种乡里的现状已经都习惯了。
但是在桃源寨,袁化有幸直接面对那些最质朴的乡民们,亲眼目睹他们的勤劳与创造力,看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就的改变。
袁化被深深地打动了?——并不!
这位县尊大人心里非常清楚,贾放这么年轻,就被皇帝陛下奉了那么高的官衔,直接放到这边封地上来,不可能没有野心,必然想要做点政绩出来。自己不幸身为最近一处县署的长官,必然也需要做点什么,迎合上意——如果他头顶上这顶乌纱还想再戴得久一点的话。
看到了桃源寨的现状,袁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拿“公门中人”开刀,先除去那些谎报履历,被豪门大户托了关系塞在县衙内的吏员和衙役。
按照他的估计,这些人当中有一半是不怎么合格的,因此他不可能一下子得罪所有的乡绅大户,相反,这是一种提醒,告诉地方上,此地要有新政了,你们别怪我,我也是身不由己,有更大的人物在上头呢!
这样,当地的大户非但不会与县署交恶,反而还会承他的情。
办公大楼之所以采用吊脚楼式样,主要是贾放看中了吊脚楼是同时具备开放和私密的建筑空间。
他以前借用桃源村陶村长家做办公室的时候,就觉得很方便,坐在二楼接待来见他的各色人等,和村长乡民们开会,都是坦坦荡荡不避于人,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刚来桃源寨时,在极短时间之内就得到全部民心的原因之一——凡事无不可对人言。
因此他希望在这桃源寨中,其他办公人员也和他有一样的处事方式,能够公开、敞亮地处理与乡民有关的一切事物,也本着公平地态度为所有乡民服务。因此这吊脚楼的二楼,就像大多数桃源村土著的吊脚楼一样,设计成敞开式的干栏式结构,安装悬空走廊和曲栏靠椅。乡民们站在办公楼外,楼上有哪些办公人员,在和什么人说话,哪些人正坐在一起开会,全都一览无遗。
但贾放也考虑到,很多时候办公人员也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思考问题,因此这吊脚楼的第三层就设计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办公室,里面只有一张桌子,最多两张座椅,供办公人员使用。
至于吊脚楼的一楼,那完全是一片空旷的草坪。在这里办公人员可以偶尔下来活动活动,跑跑步打打拳,做做八段锦什么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努力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这座办公大楼设计的另一项要点,就是这座办公楼是绵延不断、沿着山坡修建出长长的一段,而不像中原庭院那样,每座房屋各有主次。
这样各办公室之间就再也分不出个尊卑高下了,大家都是平齐着待在同一层,不存在寻常官署那样,谁待在正房、谁待在厢房、谁拥有阳面、谁挤在背阴里……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办公人员,大家都是一样的,谈不上谁最受宠,也谈不上谁最委屈。总之这一碗水是端平了——这也是必须事先考虑到的,毕竟人多了容易生出小摩擦。
除此之外,贾放还发了话,说是等这办公大楼修好了各部门入驻之后,但凡还有空位,欢迎乡民们使用,可以租用二楼的会议区或者是三楼的小会议室,寻常企业要开个会什么的,直接过来向楼层管理员报备一下就行。
桃源寨这边开建“办公大楼”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武元县。
武元县县令袁化那里,问清楚了“办公大楼”的规制与形式,便又忍不住搓手,心想:这桃源寨都为那些公门众人盖楼了。而去过一次桃源寨的县令袁化,深知贾放想在武元县见到什么样的改变,他搓了半天的手,终于叫人将李师爷叫来。
“有为,本官今天叫你来,是要问一下本县吏员的事。”自从袁化参观过桃源寨之后,越看本县的衙役,就越觉得不顺眼。
“本县……究竟有多少吏员和衙役是识字的?”
袁县令问了李师爷,李师爷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为啥连这个都不知道?本官上任的时候不是让你挨个儿都问过一次吗?”
李师爷叹了一口气道:“大人,这要看您想听真话,还是只想要明面儿上的答话?”
袁化的口气立即有点儿硬:“……本官只想知道为什么。”
李师爷急道:“大人,你刚上任那时统计胥吏的履历,你认为那些履历会是真的?”
袁化登时无语。他当初上任时,见过底下几个要紧的吏员,见一个个都能说会道的,但是还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他只知道,这些个吏员多半出自武元县里的几个大家族,这些家族相互之间,联络有亲,县衙里、商路上,多半由这几家把持。他这个县太爷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吉祥物。
比如桂遐学这么个年轻人,就是当地一个大族桂家给强塞到县衙里来的,说是极有才学。袁化带着他两年,承认小家伙确实是有才学,只不过人也不想在这县衙里干就是了。
袁化不是个初出茅庐、初混官场的新人,他已经任过好几处的县令了,当然知道各地都是这样。县官一任只有区区几年,不比那些胥吏,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把持当地的商政两界甚至有几代人之多。县官日常诸事都要仪仗这些人去执行,对这些下属岂不是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此刻袁化背着手,在堂上来回踱了几步,转头对李师爷说:“再去问一次。”
师爷李有为登时大惊,他随袁化去桃源寨看过,自然猜得出县尊大人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可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是他武元县?
节度使大人在自己的封地上搞什么劳什子的新政,为啥武元县也想要照搬?要知道——武元可不比桃源寨,武元县是一个算上四方辖地,总共有将近十万百姓的大地方啊!
所有要前往各处乡镇去征收赋税、维持治安、宣读告示、甚至捉拿逃犯……这一系列大小事,全都要靠这些吏员与衙役去做,总不能让他李师爷去吧。
“如果再问一次,他们还全都声称自己识文断字,那么两天之后,举办考试,让一个个现原形。”袁化丢下这一句,便回内堂去了,留下慌了手脚的李师爷。
袁化自从桃源寨回来的路上,就将这些事想了一路。他确实是被在桃源寨看到的景象所感动了,可是感动不能当饭吃,他很清楚武元与桃源,区别在哪里。
桃源寨在贾放和乡民们之间,少了乡绅这么个阶层。
他袁化上次去桃源寨庆贺青坊桥的落成,一去就傻乎乎地问:功德碑在哪里,这桥为啥不叫“济民桥”,这是因为他习惯了乡绅这阶层的存在,乡里的一切事务,对他们说就行,根本不必理会那些草民。
而武元的乡绅们也习惯了,自己的地盘上怎么折腾都可以,把县尊大人伺候好了就行。甭管多大的事,趁醉给县尊大人的后院塞一房小妾。如果一房小妾还不行,那就送两房。
袁化对这种乡里的现状已经都习惯了。
但是在桃源寨,袁化有幸直接面对那些最质朴的乡民们,亲眼目睹他们的勤劳与创造力,看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就的改变。
袁化被深深地打动了?——并不!
这位县尊大人心里非常清楚,贾放这么年轻,就被皇帝陛下奉了那么高的官衔,直接放到这边封地上来,不可能没有野心,必然想要做点政绩出来。自己不幸身为最近一处县署的长官,必然也需要做点什么,迎合上意——如果他头顶上这顶乌纱还想再戴得久一点的话。
看到了桃源寨的现状,袁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拿“公门中人”开刀,先除去那些谎报履历,被豪门大户托了关系塞在县衙内的吏员和衙役。
按照他的估计,这些人当中有一半是不怎么合格的,因此他不可能一下子得罪所有的乡绅大户,相反,这是一种提醒,告诉地方上,此地要有新政了,你们别怪我,我也是身不由己,有更大的人物在上头呢!
这样,当地的大户非但不会与县署交恶,反而还会承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