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我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若是此次乡试未过的话,就得去成都和别人搏一个名额?”
  这可真是最糟糕的消息。木白眼睛微眯,不免为自己同时沾了文武两试搞了个双保险庆幸不已,他对着好友爽朗一笑:“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补习之恩的。”
  沐春闻言展颜,翻身上马:“我相信你。”
  “你就看好吧。”木白知他任务紧急,忙将饵块和竹筒塞到他手里,疾声道,“这个你与兄弟们分一下,垫个饥。鸡汤现在还是热的,这天气都不耐放,你直接喝了吧,里头是乌鸡和羊肚草,味道很不错,冷了就腥了。”
  “多谢。”沐春将东西拴到马背上,向着木白伸出手,“那我在应天等你。”
  “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两个少年轻轻一碰拳,露出了个默契的微笑。
  木白忽然想起了什么,顺手一掏,将一个葫芦形状的小东西塞到了沐春手中,“这是我先生友人自配的金疮药,对林中毒虫叮咬也有些解毒功效,乌蒙路多山林,千万小心蛇虫,”
  “那你……”
  “我还能去问先生要,你拿着吧。”木白冲他露齿一笑,“武运昌隆。”
  “你也是,多多保重。”
  二人挥手告别后便各自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洪武十五年八月末,芒布路通过府试的木白和哈拉提踏上了前往昆明参加乡试的道路。在路过乌撒时,两个青年与被水西蔼翠部和明军押送回芒部的一干土族部落擦肩而过。
  前去参考的二人心中对即将到来的乡试尚有些惴惴。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云南战乱未平,当地民众和土族均对大明的统治持观望态度,自不会参加立足未稳的新政府举办的择才活动。加上语言不通、政令不畅等缘故,截止府试时间,不少地区的户籍登记依旧尚未全面到位,一些有心参考的前宋遗民也是有心无力。
  如此种种造成的结果便是,纵览整个滇北地区,竟然只有竭力推动科举的宋濂所执掌的芒布路成功完成府试并且有学员通过可以进入到乡试流程。
  而放眼到整个云南,应试者也不过寥寥五人。
  虽说心中多少有些准备,但这个过于惨淡的结果还是将当地最高行政机构吓了一跳。为了抢在洪武帝下令将芒部三府归于四川前,将这两个滇北的独苗苗拴在云南,云南最高行政长官左承宣布政使梅思祖立刻同当地最高军事长官傅友德商量将乡试的时间提前。
  傅友德当然不会拒绝这一提议,老傅还热情地派出了一队士兵前去将分散在各地的考生接入昆明,以实际行动确保了这场提前的乡试得以顺利举行。
  九月,云南第一场乡试在昆明城提前举行。
  而在另一条时间线上,此次云南的科举择才试无一人通过府试,自然也没有乡试这回事。
  被遣送回芒布路和乌撒路的土族部落对大明极其不满,后在土官杨苴的怂恿,和麓川王国的暗中支持下,趁傅友德和沐英出兵清缴不平时集兵二十万齐攻昆明。
  都督冯诚、谢熊在兵少粮乏的情况下率军死守,直至沐英回防,以极其惨烈的伤亡守住了昆明城。
  然,昆明城却在此次守城之战中毁损泰半,遍地哀鸿。
  亦是在此次战役中,沐英领兵追缴叛军,斩首六万,生擒四千,打出了平滇之战最大的杀敌数,明军的战斗力震慑诸部,此战后云南各土族闻风而降。
  而现在,有傅友德大军驻扎的昆明城宛若竖着一根定海神针,纵有心之人百般挑拨,应者寥寥。
  相反,因为这场公开招募的择才试致使更多的人都关注着这场乡试结果,他们迫切地想要从这场择才试中读取大明皇帝的治理意图。
  九月十六,乡试放榜,云南文武榜解元均由一户籍芒布的九岁稚童获取一事惊动了朝野。
  九月三十,芒布路府试主审官宋濂、云南乡试主审官梅思祖齐齐将封条抄录的试卷封存落印后上达天听,为天子留案。翌日,天子召近臣于谨身殿觐见。
  十月末,三位通过乡试的云南承宣布政使司首届考生骑着由云南府赠送的良马,踏上了前往京师的道路。
  同月,大明洪武帝朱元璋布告天下商户再开中盐法,凡运粮、运马、运铁、布匹、农械、良种至云南昆明者,可于当地布政使司换取盐引,凭盐引可至指定的盐场买盐,其市价远高于运至边关,一时之间南地商户俱是闻风而动。
  第41章
  若要说起读书人之间存在的天然盟友关系,首当其冲的便是同年,而其中尤以乡试同榜者关系最佳。
  为何?
  首先,在科举必须在户籍所在地的时代,能够参加同一地的考试便证明彼此定然是同乡。
  在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的孤独感是没有离开家乡的人难以体会的。而在这种时候遇到使用同样语言、有着同样饮食文化、生活文化的人自然别提有多亲切了,抱团自是理所当然的。
  且同乡关系又是同榜之人,必然也是一起进京赶考的同伴。在这个行路全靠车马步行的时代,赶考路上很难一帆风顺,如此境况之下彼此扶持彼此照顾,感情自是比旁人更深上几分。
  因此在乡试揭榜之后,木白便与另外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共进退的小团体。
  或许是运气使然,云南府即将进京赶考的三名考生均是年轻人。年纪最小的不必提,木白的年龄放眼全国都是令人侧目的,文武均是第一的成绩更是傲视群雄。
  其次是一个名叫阿初阿土的纳西族少年,今年刚过十八,是个有着腼腆笑容的大男孩。
  纳西族的取名方式比较特殊,他们会以父亲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所以阿初阿土的名字其实是阿土,阿初是他父亲的名字。
  阿土是丽江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的嫡长孙,他的爷爷是元朝封的丽江宣抚司副使,由于这位前瞻性颇强的爷爷在傅友德和沐英攻打丽江前主动归附,作为嘉奖,其家族和财产均得到了保留,所以,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富n代官n代来着。
  虽然身份显赫,但阿土其实是个和他的名字一样朴实的少年。和跟随先生学习的木白不同,阿土的文化课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他自小便为汉人文化着迷,他的父亲和祖父亦是乐于让他接受多元化教育。
  因此,当云南开乡试之时,这个少年便在家人的鼓励下来参加了考试,然后他就遇到了自出生后的最大打击——输给了一个年龄只有他一半的小孩。
  为此,阿土少年其实在人后非常郁闷,不过在此后的武举时他发现这个小孩特别能打,甚至还在比试中赢了年纪最大的哈拉提之后他就不郁闷了。
  人嘛,总是能在对比中获得快乐=w=
  年纪最大的哈拉提身份也最简单,他是芒布路本地的牧民,父母早亡,被同族拉扯大。
  这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会来参加考试完全是看中了芒布路的奖品——他需要那袋海盐给家人治病。
  所以,在参加完乡试,满足了领取奖品的条件后,哈拉提本是想要放弃进京的。这一决定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但当看到木白在得知他的族人患了大脖子病,主动请来陪考的尔呷回芒布路时顺带将自己的那份海盐一并交给哈拉提的族人后,他改变了主意。
  对着新认识的好兄弟,哈拉提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照顾好木白,既然木白打算进京,那他一定要陪着一起照顾。
  “以后他就是我哈拉提的亲弟弟!谁敢欺负你就要从我身上跨过去!”
  ……其实就自理能力和武力值来说,还真不好说谁更强一些。不过算了,有谁会嫌照顾师弟的人少呢。尔呷的眼神微微一飘,随后满脸信任地握住了哈拉提的手,将亲爱的小师弟交给了他。
  而在背后,尔呷则是揽着小师弟的肩膀碎碎念叮嘱了好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再三叮嘱小师弟一定要三思后行,别头脑一热去做冒险的事,直说得木白举手投降表示自己一定谨慎行事才罢休。
  在秋末出云南去应天有两条通道,一个是北上入蜀,然后通过古蜀道前往古都长安,再由西向东进发,经洛阳、商丘,过中都凤阳入应天。
  另一条便是走贵州入湖广武陵、渡洞庭湖,沿扬子江一路西行入京师。
  两条路最大的差异便是一个走陆路,一个走水路,就距离来说水路更近,但对于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云南人而言……
  在船上摇个几十天想想就很吓人有木有?!而且三人都不会游水,对于旱鸭子们来说乘船什么的真是太没有安全感了,他们宁可在马上颠簸几个月。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一辈子说不定就只能出一次远门的时代,能够以应届考生buff加持的状态下出行可是极其难得的,此时他们的户籍册和路引简直是泛着金光的,到哪哪都能进,不趁着这个机会玩个够本怎么可以!
  北线经过的那可都是历史名城和热门旅游景点啊!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洛阳,六朝古都商丘,龙门石窟、汉朝皇陵,还有大明的龙兴之地,只要稍微绕一点路就可以都看个遍,是不是想想就很让人激动?
  汉文化爱好者阿土少年倾力推荐这条路线,哈拉提对此倒没什么意见,但是木白看了看阿土画出的路线图,提醒道:“冬季走北路很冷,还会遇到封冻和降雪,途中可能会被耽误。”
  对此,阿土这个自幼便生长在丽江最舒适宜人的平原地带的南方人歪了歪脑袋,面上露出了对大雪飘飘的北方的期待。
  行吧,既然他这么想接受寒冷的毒打的话……
  生长在高原雪线地带的木白和哈拉提都露出了一种看弟弟的眼神。出于良心,木白真诚劝告他还是准备些厚实衣服和炭火,如果来得及的话不妨准备些保暖的皮衣。
  “不至于吧?我身体很好的,冬天我都是直接下河洗澡的。”阿初阿土有些半信半疑。正如夏虫不可语冰,很显然,你永远没办法和一个生活在四季如春从来没见过雪线的人解释“寒冷”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不过,虽然阿土此人带着些南方人特有的天真,但他们家的管家还是见过世面的。这点从他给阿土准备的出行随身行李中塞了数量可观的皮衣就可证明。
  除了皮衣外,他还顺带给木白和哈拉提都捎带了一条填充了木棉絮的厚褥子。
  木棉是当地的一种常见观赏植物,这种植物的花朵艳丽,开花时间又是在大部分植物都在休眠的冬春之季,除了美观外还能入药,因此很受当地人的喜爱。
  木棉花的果实成熟后会被一层絮状纤维包裹住,这种纤维蓬松柔软,但弹性很差,放在被褥里可以轻易被压实,是很优秀的填充物。
  但也因为弹性差这个特性,当它用作保暖物的时候便有些鸡肋,每次使用的时候都必须想办法把它抖蓬松,否则保暖性会降低很多。所以,在主产地,它只是穷人们用来御寒的原材料,和北方的芦花地位相当。
  直到海南之岛的黎人用木棉织布的手法传入内地,木棉才一举翻身,成了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元朝时更被当做桑蚕的补充经济产物而推广种植到了全国普及的程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北面的大明似乎又找到了一种和木棉花类似但纤维和弹性更为优越的农作物,不过那种作物不是长在树上,而是在田里,名曰棉花。
  用棉花织出的布料比木棉花织出的布料更加柔软,富有弹性且更好染色,在大明皇帝的推广之下,现在大有追赶蚕丝成为了北地主要的穿、染布料的趋势。
  不过,对于地处北元统治下的云南人们来说,这种布料只在传说中,如今云南最保暖的寝具除了用蚕丝做成的蚕丝被外,就数这种用木棉制成的被褥了。
  前者是传说中的存在,就算是在产蚕丝的秀芒村也没谁能奢侈到用蚕茧做蚕丝被的程度,所以能够收到这样的木棉被已经是相当奢侈的礼物了。
  木白和哈拉提都向纳西族的总管表达了谢意,那位一脸慈祥的老人则是客气表示大家出去代表的都是我们云南的脸面,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一番话说得三个少年热血沸腾,就差歃血为盟当场结拜做兄弟啦。
  其实,阿土作为家族的未来二代继承人的参与此次大明科考,考不考得过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政治意义。
  阿土的家族刚刚向大明投诚,家族的继承人在此刻主动学习大明文化,参与大明科举,自然表示了其政治倾向。
  所以,即便阿土考不过,出于安抚因素,他基本也会被特殊照顾安排到国子监就学,没意外的话,以后还能捧一个铁饭碗回来当土官。
  不过,总管并没有将这点告诉阿土的意思。
  年轻人嘛,能够无知无觉靠着自己奋斗的那段岁月,比起黄金都要珍贵,若是能结识几个志同道合的友人,那更是一辈子的重要财富。
  老人家看着三个年轻人嘻嘻哈哈为了出行做准备的模样,笑得慈祥极了。
  然后他袖子一抖,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了一根饴糖,递给了哒哒哒追着家里的孔雀跑过来的木小文。
  木文从小就被兄长耳提面命,绝对不允许吃陌生人投喂的食物,因此哪怕看到了这根看上去很好吃的糖果,他也只是咽了下口水,愣是撑住没有伸手,而是糯糯地同老人家说自己要问过阿兄后才能吃。
  然后,小孩就啪嗒啪嗒跑去找他兄长了。片刻后,他又跑了回来,这次他奔跑的速度可比追阿花的速度要快得多,两条小短腿简直要飞起来,脸上还挂着大大的笑容。
  在接过糖果的时候,他还往老管家手里放了一块石头:“这是阿文好喜欢的石头,送给爷爷。”
  他送给老管家的石头是一块很普通的石英石,这种石料有着相当别致的表面光泽,乍一看有些像水晶。木文是个小颜控,最喜欢收集这种晶晶亮的东西啦。
  老人家眼睛都笑眯了起来,在得到同意后他摸了摸木文的小脑袋,又给他塞了一个做成小牛模样的护身符:“你这次出行会有好运的。”
  木文立刻就高兴了起来,他招手示意老人家弯下腰,然后给了这位纳西族一人之下的老总管一个亲亲。在众人宠爱中长大的小孩爱撒娇还粘人,表达亲近的时候效果简直无人能敌。
  木白遥遥就看见管家先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连番掏出了各种小玩意塞到了木文手里,不由叹了口气。
  弟弟的迷之魅力……哎,算了,作为第一个受害者,他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呢?
  体贴的木白调整了一下站位,悄悄挡住了阿土少年的视角。
  十一月初,木白一行人离开云南进入了四川行都司,在这里他们遇上了第一批准备去云南吃螃蟹的马帮。
  这些人都是带着各类官方需求的物资,前去昆明兑换盐引的商人。
  盐作是历代王朝从不曾放宽过的管制商品,在大明,要贩卖盐,再有钱也没用,必须要有盐引。
  没有人能够离开盐,即便政府对于盐的价格有着严格的管控,但只要有货物沟通,其中的利润就足够让每个商人都禁不住动心。
  可以说,有了盐引也就相当于掌握了财富密码。
  但盐引的发放掌握在官府手中,洪武帝对盐引的发放堪称吝啬,除却部分官商之外,寻常商人能够获得盐引的方法只有向北地运粮,但这一点对于蜀地的商人来说成本高到让人望而兴叹。
  因此,当洪武帝宣布了前往昆明运送货物可以兑换盐引后,本身就有丰富盐矿储粮的蜀地商人自然坐不住了,纷纷趁着雪季到来之前前往昆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