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商千金 第10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子!整个码头全是金子。先不说正中央九尺高台全是金光闪闪的颜色,就连高台上延伸下来的路,也皆由金砖铺就。
  这就是胡九龄想出来的办法。所为奢侈,不就是花钱多,我胡家全用金子总可以了吧?至于简朴,待用完后这些金子会悉数搬回胡家库房。其实整个过程,也就是将库房里那些沉积多年都快要长毛的金子搬出来透透气。
  透气的效果就是,那些外地来的商贾完全被胡家惊人的财力震慑住了。都说淮南那些大盐商有钱,可如今看来胡家这进贡绸缎的皇商也不容小觑。那可是金子,平日他们捧在手心里的金子,竟然就被这么随随便便拿出来铺路。踩在金砖铺就的大道上,他们觉得浑身轻飘飘的。
  而青城本地商贾则是暗叫一声——俗!
  祖祖辈辈富庶,本地商贾早已从最初的比金银比吃穿用度,变成了如今的比底蕴,比谁更雅致更有品位。举个例子,张三拿出一箱金元宝,比不上李四弄张有些名头的画。一张画比不得金银能抵吃穿,但大家之作往那一摆,整个格调立马提升。
  当他们不知道那九尾老狐狸打得什么如意算盘?这金光闪闪的不过摆出来看看,到头来还不得收进胡家库房?弄那么多金子,俗!简直俗不可耐!
  在念叨着俗的同时,他们难免想到了其它方面:这么多金子,会不会违制?
  为何天下只有一把龙椅?难道只有皇帝打造得起?不!龙椅虽贵,但稍微显赫些的王公贵族,拿出打个椅子的金子还是不在话下,那般气派的东西为何普天之下独此一份?
  这就是规矩!
  士农工商,每一阶层又无形中划分出许多小阶层,哪种身份可以用什么都是有规矩的。胡九龄虽是会首,但归根结底也只是个商人,他能用这么多金子?
  “阿爹。”
  站上高台正中,居高临下阿瑶对四周情况一览无余。虽然表面上目不斜视,可她目光焦点难免集中在先前沈金山的党羽身上。
  今日最有可能出变故的便是他们!
  察觉到其中有人露出疑惑,宽大衣袖下的手往边上揪揪,她以微不可见的声音说道。
  “恩?”
  预料中阿爹慈祥而温和的声音没有出现,阿瑶下意识地扭头,就看到一张俊美无铸的脸。日出东方,稍有些泛红的照样打在他脸上,光晕照得他如下凡的神祗般。
  此时此刻她心底不由升起迷惘,先前如何忍住对他冷若冰霜、视而不见?这般俊美的少年,无论做错什么,单是看到那张脸便能轻易原谅。
  这种念头一旦升起,便在阿瑶心里扎了根。墨大儒、阿爹甚至陆景渊都曾教导过她,看人不要只看表面,最主要的是看心性。她为自己这般想法感到羞赧,一直存留在心里。直到后来入京见到大长公主及太后,听他们说起景哥哥童年趣事。
  “打小就是个混世魔王,偏又生得那般好看,让人明知道该罚,可看到那张脸露出无辜,又委实下不去手。”
  彼时她已知晓景哥哥种种嚣张情绪,默默脑补着他无辜时的神情,再见面前两位尊贵之人,她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时此刻不止阿瑶,扭头看向她的陆景渊也有同样的感受。
  这丫头真心适合红色,晨光下一袭红衣的她,稚嫩中带着丝妩媚和张扬,美艳到不可方物。这般美貌又完全合他心意的人,过去几日他是怎么忍住不见的?
  想到这他心思难免躁动。玄色衣袖下的手紧握成拳,强忍住那股子将她拥抱入怀的冲动,决绝地扭头,余光就看到正向高台处走来的那群人。
  领头之人一身华丽到极致的冠服,周身气势更是不凡,一看便知不是凡人。见到他,高台四周从大夏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贾纷纷沉寂下来,正襟危坐一副恭敬之姿。切莫说这些商贾走南闯北见过大场面,就算没见过大场面的,今日来的可全都是做丝绸生意的,来人衣裳上精致的花纹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这衣料这刺绣,没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根本不可能穿上。
  来人必定出身不凡!
  这是所有人的认知,而在场只有陆景渊认出了来人身份。
  “靖王!”
  站在金光闪闪的高台下,一袭玄衣的陆景渊睥睨地看着缓缓走来的靖王,话音中颇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虽然来人身份地位比他要高,但此时此刻他没有丝毫要行礼的意图。
  走到台阶处的靖王脸上神情出现瞬间龟裂,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弟弟平王的心境。
  但他可不是平王那蠢货!
  迅速稳住神色,他正正官帽,对着高台上桀骜不驯的少年笑得一脸春风和煦。
  “本王途经青城,恰闻此地有盛事,便停船前来凑个热闹,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定北侯。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伸手不打笑脸人,堂堂一个王爷都已经这般放低姿态,换做常人早就借坡下驴。可陆景渊偏偏不是寻常人,面对靖王的作揖,他不闪不避全盘接受,再开口时嘴却像淬毒似得:
  “既然已经知晓会叨扰,那就不要来。来都来了,扰都扰了,一口一个本王摆出高姿态,嘴上却说着什么海涵,在场这些商贾谁又敢真追究你过失,简直虚伪至极。”
  静静混在人群中的墨大儒眼前一亮,小侯爷这番话简直说出了他的心声。先前他许多歪瓜裂枣的徒弟,就是这样被当权者强塞进来的。嘴上说着严加管教,可那些王公子弟,尤其是纨绔的王公子弟,哪个背后不有一个无原则宠溺的靠山。他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有些人就爱仗着权势欺负人,偏偏还做出一番客气姿态。
  空海老和尚这徒弟教得不错。
  前面小侯爷种种努力未能换来墨大儒的丝毫认可,可今日他这番毒舌却是歪打正着,直直说进了阿瑶这位师傅的心坎,让其不由开始对他慢慢改观。以至于到后来两人成亲时,他临阵倒戈开始劝诫胡九龄。
  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小侯爷当真不错。
  离京日久、寄情于江南山水的的墨大儒全然忘记了小侯爷先前有着怎样狼藉的名声。虽然他只是个侯爵,论爵位远远不及太上皇亲子的靖王、平王之流,可对上这些人他却从来都没怕过。
  何止是不怕?当众被闹个下不来台的靖王心下苦涩,这些年到底谁才是王爷、谁才是侯爷?
  余光看着周围气派的装扮,他本被沈家女信中所提及的丰厚利益引至此地,然而在被陆景渊这般不留情面地羞辱后,再行事时他反倒多了几丝赌气的成分在。
  “既然定北侯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那本王也有话直说。论理,青城不过是州府治下县城,缘何一县绸市开市,所用排场竟如此高。这般多的黄金,可是违制?”
  来了!先前对胡家这般排场羡慕嫉妒恨的少数商贾神情振奋。沈家失势以来,这些商贾夹着尾巴做人,日子不可谓不难过。可在青城绸市开市前夕,他们突然从沈家接到消息,让他们当天便宜行事。
  直到方才他们还云里雾里,可伴随着靖王的职责,他们总算明白过来。
  靖王他们虽未见过,但也算有所耳闻。他是太上皇诸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当年未禅位时,其名声甚至比身为东宫太子的今上还要响亮。这些年退居陪都后很得太上皇倚重,依托太上皇前些年的积累,他背后势力也算不容小觑。
  总之,这是个很靠谱的人。
  那咱们要不要上?
  就在这些人交换眼色,蠢蠢欲动之时,码头上传来官府官员到达时才有的鼓乐之声。众人循声望去,身着朝服的三人同时出现,先前审理吴有良谋逆案的两位钦差在知州潘成栋的陪同下向此处走来。
  在他们后面跟着的,则是由本州兵卒抬着的整套华丽异常的依仗。
  见到这幅情景,靖王心中咯噔下。
  果不其然,毕恭毕敬地行礼后,作为引荐人的潘成栋走到胡家父女跟前。因为有墨大儒这层关系在,他与胡家关系亲近,这会说起话来也比较随意。
  “虎父无犬女,胡家姑娘捐助的迷彩军衣在这次西北战事中立下汗马功劳,圣心大悦,不仅擢升其为郡君,更是破格允其用公主依仗。”
  西北战事?她怎么从未听说过?
  稀里糊涂从县君连升两级,直蹿到郡君的阿瑶面对前来贺喜的潘知州,整个人完全懵了。
  ☆、第133章
  时间倒回到几天前,当陆景渊确认阿瑶对他的冷落和逃避,开始猜测各方面原因,纠结半天始终无果后——
  他决定:究竟是何原因不重要,现如今最关键的是如何哄好那丫头。
  对于哄女人,小侯爷没有丁点经验。他先前遇到的那些女人,要么对他比如蛇蝎,要么看重他的地位对他曲意逢迎。于前者他正好省事,于后者他也向来不屑一顾,直接暴力解决。
  什么怜香惜玉,那是遇到阿瑶后才学会的词。
  虽然很不想承认最后这点,但他还是清楚那丫头对他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哄不好她,有胡九龄那么个极力不想女儿脱离自己羽翼的亲爹在,两人的事希望更加渺茫。
  必须得哄好,可问题是怎么哄呢?
  小侯爷向来务实,甜言蜜语他会说,但不屑于说,他只知道拿出实际行动来补偿。
  最直接的补偿便是让意图烧毁沈家仓库的沈墨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并且严令青城县令不许救火,直接把沈家暗中最后那点家底烧个精光。
  但这只是个开始,不过是曲曲沈家,他还没放在眼里。深觉这点东西拿不出手,他又另外想了办法,而这办法就要关系到阿瑶的铺子上。
  时至今日阿瑶只开了一间铺子,就是卖那种花花绿绿布料的铺子。刚开始他没将这种料子放在眼里,不过是新奇点罢了,与他从小用过的进贡珍品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可即便如此,那丫头开的铺子,他也愿意多家关心。在铺子修缮期间,他也跑钱忙后出力不少。
  这过程中,他不仅跟那丫头多了很多接触,还从她话中获取许多有用的讯息。
  其中最引起他注意的一点,莫过于其中一种绿色的衣料,人穿上后站在树林中竟然看不出踪迹。
  年幼便在追杀中度过,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料子用途有多大。
  绿色迷彩可以隐匿在树林中,那西北大漠中,黄色可否隐形?
  稍微想想他便知晓结果。
  广平侯府,也就是他的父族多年来扎根西北,根基深厚,一直是皇帝舅舅的一块心病。而他的生父,也就是广平候,满心爱慕青梅竹马的表妹,只是碍于做了驸马,只能委屈其做妾。
  就算做妾,广平候也从未放弃过这位真爱。甚至碍于强权不能共结连理的遗憾,反倒激发了他身为男人的逆反心理。这些年来他长居西北,那位妾也俨然成了正经侯夫人,两人生出来的儿子更是被时时带在身边,倾力栽培,大部分西北将领已经认定那将会是下一代广平候。
  在这种条件下,他们孤儿寡母便成了广平侯的眼中钉肉中刺。重生后通过青城绸市的种种蛛丝马迹,他已经足够肯定,前世在后面给他射暗箭的必然就是这位。
  那些白痴,以为他死了那妾生子就能继承广平侯府的一切?当日他死时,皇帝舅舅已经牢牢掌握住大权。而他的死,只会让广平侯府受到迁怒,甚至有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上辈子定会有人替他报仇,但这辈子他不想再让那些人得逞。他想好好活着,跟这丫头一起,活得很好。
  所以那些拦路虎,必须统统除去。
  迷彩布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些年皇帝舅舅已经在西北布置了不少人。可隔行如隔山,行兵打仗更是如此。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将领,贸然领兵有可能引来全军覆灭。而没有打过胜仗的将领,如何能让兵卒信服?
  反过来说,军队也是个单纯的地方。没有朝堂上那么多尔虞我诈,那里强者为尊。只要你有本事,能杀更多敌军,能打胜仗,那手底下的人就会服你。
  掌控西北兵权,给广平侯府来一招釜底抽薪,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位足够有军事才能的将领。
  而迷彩布料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位军中神话。
  从刚见到这种料子起他就开始暗中筹谋,染布方子连带衣料做成的成衣被一道送去京城。多亏了他有个宠溺成性的公主娘,因为担心他,联合太后以势压人,私自借用了皇帝舅舅的八百里加急,传信速度不是一般快。
  配方和成衣被很快送进乾清宫,然后依托于公主娘的蛮横无理,这项提议甚至没经朝议就被皇帝舅舅“乾纲独断”。
  乾清宫中的皇帝表示很无语:朕也有自己判断力的好不好?阿娘、长姐你们至于么?
  太后(长公主):至于!
  总之在三巨头的全力督办下,此事一路大开绿灯,不足月余,西北军就已经换上了全新改良过的迷彩军袍。
  恰逢此时,淮南盐市和青城绸市征集来的军饷即将入京。如此大数量的一笔银子,与之相关的人都眼巴巴盯着呢,这其中最眼红的当属陪都的太上皇以及西北的广平候。
  没别的原因,两人手下兵马多。人是要吃饭的,那么多人手平常拉出来威风,可开工资的时候就犯了愁。
  怎么要银子?
  已经感觉到乾清宫内那位正统皇帝威胁的两人已经开始很有默契地守望相助,要银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打仗!
  大军开拔在前线,粮草要钱,战马要钱,死了人更要给抚恤金。即便分摊到每位兵卒头上都不多,可耐不住人多。几十万人加起来,每天就是大笔银子。
  这仗要怎么打起来?
  驻守西北多年,广平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季节,江南虽已经快要迈入炎炎夏日,可北方草原上的冬天才刚刚结束。饿了一整个冬天,正是游牧民族最需要粮草的时刻,此时不抢更待何时。
  稍微露出点防守破洞,那边蛮夷就急吼吼地带兵来袭。
  然后,他们遇到了埋伏在暗处的大夏兵卒。
  当时马背上的蛮夷都惊呆了,明明刚才咱们就是从那旁边骑马跑过来的,完全没看到人影,难道大夏人都挖个地缝藏进去不成?
  其实他们想错了,按照广平候的布置,此处边塞中门打开,他们是可以取得战果的。打了败仗,到时广平候再往上面哭一哭,说下兵卒如何不容易,吃不饱饭打不好仗,到时要增兵要良饷,银子来了再意思意思,有军功后又是一份封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