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外婆
第二天,江辉在一阵锅碗瓢盆的嘈杂声中起了床。来到压水机前刷牙洗脸。
要说这压水机,也是个挺值得怀念的物件。南方多水,找个地往下挖个五六米一般都能出水,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到农村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取水方式一般就两个,去附近挑水喝以及自己挖水井。而自己挖的水军有些是直接用桶从水井里取水,有些是安装手摇压水机。当然,后面慢慢的都变为自来水或者电动水泵进行供水了。
江辉现在住的房子是十几年前江辉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建的,刚开始是要去远处挑水喝,实在是很不方便,后来便自己挖了水井装了个手摇压水机,总算是解决了喝水问题。
这个压水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实际上是个活塞式水泵,主要就是由外壳和活塞以及套装在活塞上的橡胶密封环作用。在活塞下按时进水阀关闭,水在活塞及橡胶环共同作用下,顺着出水阀将水推出了出水口,当手松开后,活塞内的助力弹簧将活塞上推,泵内体积变大产生负压,出水阀被关闭,进水打开、水在泵体负压状态下抽进泵内,如此往返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从而实现了抽水的目的。
不过这套装置在南方见的多,北方就很少见了。主要是因为这样手摇压水机一般在水井深度小于八米的时候才起作用,再深的水就要靠电机来抽取才可以了。而北方的水源深度普遍都是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这样肯定就用不了手摇压水机了。
江辉洗漱完毕之后,吃了些早餐,便打算去隔壁村子看看外婆。外公前两年生病去世之后,外婆的身体也开始变差。
江辉外婆共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大舅在镇政府做一个普通的办事员,二舅是中学校长,大姨嫁到隔壁镇,三舅在供电局上班,老五是江辉的母亲,小姨嫁到镇里其他村子去了,外婆现在和大舅住在一起。
早年间,外公跟着游击队打过几年仗,后面建国后陆续在各个乡镇做过,退休的时候是隔壁乡的公社书记。也正因为如此,几个舅舅读书比一般的农村子弟多,有机会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江辉来到外婆家的时候,大舅妈已经下地干活去了,外婆坐在院子里洒太阳。看人家看到外孙来看自己,显得非常高兴。几个舅舅生的都是女儿,并且由于在政府单位上班,只能生一个。所以江辉这个外孙在外公外婆的眼中反而最受宠。
这个其实跟农村的重男轻女有关系,当然不是说城市没有这种现象,只不过农村特别严重而已。在农村,如果一个人没有儿子,邻居们经常说闲话不说,在一些日常纠纷中也会欺负你。虽然这些年随着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这种现象有所缓解,但也只是缓解而已,原有的偏见任然存在。
江辉搬了张凳子坐在老太太旁边,陪着她说了一上午的话。其实说的无非是三姑六婆谁家建新房子啦,谁的女儿儿子怎么怎么样啦,村里的谁谁谁有怎么怎么啦,不过重点不在于说了什么,老太太关心的是有人愿意坐下来陪她说话。
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平时的农村基本上只剩下老弱病残。江辉所在的村小学在前年也因为生源下降的太厉害,被取消合并到隔壁村去了。即使合并之后的小学,也存活不了几年,最终就剩下镇中心小学还能够存活下去,那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后面几年各个小县城的房价大幅上涨,和房价整体在上涨有关系,但是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大量的农村人口主动、被动的去县城买房。像是江辉村里,幼儿园没有,村小学没有,一般人在外面打工的地方又买不起房子或者觉得那只是打工的地自己不会一辈子呆在那,所以大部分都在县城买房了,也有一些是在家里建房子的,但是家里建房的大部分是已经不存在子女上学问题的家庭。
陪着老太太唠嗑了一上午,大舅妈也回来了,打过招呼之后,江辉便准备回家了。二舅和三舅家平时都空着,他们在县城都有房子,只是过年的时候会回来。
回家的路上,江辉看着那些还算清澈的河流,小溪两边种满了竹子,要是在小溪两边铺上石头砖,再捯饬一下各家的池塘之类的,种些荷花什么的。装扮一下倒也可以搞c县城人民的休闲去处。这样村子里就不会那么的人烟稀少了。
不过现在自己还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去搞旅游业,县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到后世那个水平,只能缓几年再开始搞。
在农村,未来几年最热门的就是养猪了,虽然猪肉价格时涨时跌,但是总体还是在不断上涨的。不过也由于各种不规范的养猪场到处建设,导致各条河流水质迅速的恶化,鱼虾基本绝迹。
江辉所在的村子是水流的最上游,影响倒是没那么大,但是后世村里也一样有六七家大小规模的养猪场,除了有一家建设的比较规范,其他的在后面整顿生猪产业,净化水源的时候都被强制拆除了。
这家建设的比较好的养猪场就在江辉家旁边的山坳里,由于那个地方有自己独立的水源,又没有人家居住,很是适合发展养殖业。前面的时候村里有能人已经承包了那片山坳,建了个小规模养猪场,不过由于接连碰上猪价低洼和瘟疫,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前世就是在今年春节,猪场老板把它给低价转让给村长了,结果没有几年,村长就成为了村里的首富,开着宝马住着自建的大别墅,把原先的老板肠子都悔青了。
江辉在想着怎样可以让老爸去把这个养猪场接手过来,自己家占大头,让大伯家也出点钱占些股份,毕竟大伯当了多年村支书,并且今后也会继续做下去,让他家和自己家一起搞,更加的万无一失。
要说这压水机,也是个挺值得怀念的物件。南方多水,找个地往下挖个五六米一般都能出水,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到农村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取水方式一般就两个,去附近挑水喝以及自己挖水井。而自己挖的水军有些是直接用桶从水井里取水,有些是安装手摇压水机。当然,后面慢慢的都变为自来水或者电动水泵进行供水了。
江辉现在住的房子是十几年前江辉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建的,刚开始是要去远处挑水喝,实在是很不方便,后来便自己挖了水井装了个手摇压水机,总算是解决了喝水问题。
这个压水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实际上是个活塞式水泵,主要就是由外壳和活塞以及套装在活塞上的橡胶密封环作用。在活塞下按时进水阀关闭,水在活塞及橡胶环共同作用下,顺着出水阀将水推出了出水口,当手松开后,活塞内的助力弹簧将活塞上推,泵内体积变大产生负压,出水阀被关闭,进水打开、水在泵体负压状态下抽进泵内,如此往返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从而实现了抽水的目的。
不过这套装置在南方见的多,北方就很少见了。主要是因为这样手摇压水机一般在水井深度小于八米的时候才起作用,再深的水就要靠电机来抽取才可以了。而北方的水源深度普遍都是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这样肯定就用不了手摇压水机了。
江辉洗漱完毕之后,吃了些早餐,便打算去隔壁村子看看外婆。外公前两年生病去世之后,外婆的身体也开始变差。
江辉外婆共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大舅在镇政府做一个普通的办事员,二舅是中学校长,大姨嫁到隔壁镇,三舅在供电局上班,老五是江辉的母亲,小姨嫁到镇里其他村子去了,外婆现在和大舅住在一起。
早年间,外公跟着游击队打过几年仗,后面建国后陆续在各个乡镇做过,退休的时候是隔壁乡的公社书记。也正因为如此,几个舅舅读书比一般的农村子弟多,有机会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江辉来到外婆家的时候,大舅妈已经下地干活去了,外婆坐在院子里洒太阳。看人家看到外孙来看自己,显得非常高兴。几个舅舅生的都是女儿,并且由于在政府单位上班,只能生一个。所以江辉这个外孙在外公外婆的眼中反而最受宠。
这个其实跟农村的重男轻女有关系,当然不是说城市没有这种现象,只不过农村特别严重而已。在农村,如果一个人没有儿子,邻居们经常说闲话不说,在一些日常纠纷中也会欺负你。虽然这些年随着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这种现象有所缓解,但也只是缓解而已,原有的偏见任然存在。
江辉搬了张凳子坐在老太太旁边,陪着她说了一上午的话。其实说的无非是三姑六婆谁家建新房子啦,谁的女儿儿子怎么怎么样啦,村里的谁谁谁有怎么怎么啦,不过重点不在于说了什么,老太太关心的是有人愿意坐下来陪她说话。
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平时的农村基本上只剩下老弱病残。江辉所在的村小学在前年也因为生源下降的太厉害,被取消合并到隔壁村去了。即使合并之后的小学,也存活不了几年,最终就剩下镇中心小学还能够存活下去,那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后面几年各个小县城的房价大幅上涨,和房价整体在上涨有关系,但是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大量的农村人口主动、被动的去县城买房。像是江辉村里,幼儿园没有,村小学没有,一般人在外面打工的地方又买不起房子或者觉得那只是打工的地自己不会一辈子呆在那,所以大部分都在县城买房了,也有一些是在家里建房子的,但是家里建房的大部分是已经不存在子女上学问题的家庭。
陪着老太太唠嗑了一上午,大舅妈也回来了,打过招呼之后,江辉便准备回家了。二舅和三舅家平时都空着,他们在县城都有房子,只是过年的时候会回来。
回家的路上,江辉看着那些还算清澈的河流,小溪两边种满了竹子,要是在小溪两边铺上石头砖,再捯饬一下各家的池塘之类的,种些荷花什么的。装扮一下倒也可以搞c县城人民的休闲去处。这样村子里就不会那么的人烟稀少了。
不过现在自己还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去搞旅游业,县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到后世那个水平,只能缓几年再开始搞。
在农村,未来几年最热门的就是养猪了,虽然猪肉价格时涨时跌,但是总体还是在不断上涨的。不过也由于各种不规范的养猪场到处建设,导致各条河流水质迅速的恶化,鱼虾基本绝迹。
江辉所在的村子是水流的最上游,影响倒是没那么大,但是后世村里也一样有六七家大小规模的养猪场,除了有一家建设的比较规范,其他的在后面整顿生猪产业,净化水源的时候都被强制拆除了。
这家建设的比较好的养猪场就在江辉家旁边的山坳里,由于那个地方有自己独立的水源,又没有人家居住,很是适合发展养殖业。前面的时候村里有能人已经承包了那片山坳,建了个小规模养猪场,不过由于接连碰上猪价低洼和瘟疫,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前世就是在今年春节,猪场老板把它给低价转让给村长了,结果没有几年,村长就成为了村里的首富,开着宝马住着自建的大别墅,把原先的老板肠子都悔青了。
江辉在想着怎样可以让老爸去把这个养猪场接手过来,自己家占大头,让大伯家也出点钱占些股份,毕竟大伯当了多年村支书,并且今后也会继续做下去,让他家和自己家一起搞,更加的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