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369.房价疯涨的见证者?(第一更!
清和苑和碧海轩这两个小区,西侧有楚南大学最新最大的主校区,北侧是繁荣的双龙圩,南侧紧靠着城**西大片的住宅小区,东侧还有大型的超市和商场综合体。
再加上重点学区和一个公交总站,方圆几公里内的居住人口超过10万人。
这样的人口密度和相应的配套,无论如何都不能用“郊区”来形容了。
但是听潘仲洋这么一说,陈晋大概有了判断。
只有土生土长的东江市本地人,才会把城**西,城**北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的板块称作郊区。
因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在90年代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的,2000年后,甚至是2008年后,才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所以在早年间的时候,他们所处的清和苑和碧海轩这一带,都只不过是东江市外围的村镇罢了,也因此才会有良山镇,齐山镇之类的叫法。
于是在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潜移默化下,潘仲洋才会把这里称作郊区。而且在他们这一类人的观念中,买房子买到“郊区”来,是混得相当差了,是落魄且丢人的表现。
陈晋认真看着潘仲洋,他脸上虽然在笑着,但是言语中却透露着一丝怅然。
转念想想潘伯海紧贴着听涛湖,总价值两三千万的房产,陈晋明白了他失落的缘由。
“仲洋~”潘伯海这时认真劝解道:“买房子的经验我可比你丰富多了,你要听哥哥的劝。别轻易冲动。”
他接着道:“否则你到时候买亏了怎么办?再跑过来埋怨我今天没拦住你吗?那我不是里外不是人?”
“亏了我也乐意。”潘仲洋瘪瘪嘴,有些负气道。
说着,他又转向陈晋道:“陈经理,到你门店里,帮我把相关的税费计算一下吧?”
“没问题。”陈晋微笑应着,领着两人又回到了碧海轩店。
只不过眼看着潘仲洋似乎要定下这套房子了,潘伯海摇头叹气,却没有跟着进门,而是站在门外打起了电话来。
潘仲洋见了,也没去管他,只看陈晋计算着。
没两分钟,陈晋就把相应的税费都计算好列在单子上了。
首付78万,个人所得税2.6万,契税3.9万,中介费36290,贷款评估费3600,还有些杂费,共计88万多。
潘仲洋看着税费计算单,诧异道:“为什么契税是39000?不应该是1%吗?你按什么标准计算的?”
陈晋解释道:“是这样的潘先生,按照东江市的规定,90方以下,契税为1%,90方-140方,契税为1.5%,超过140方,契税就是3%了。这是硬标准,没有任何余地的。这套房子的面积正好是90.37方,超过90方了。”
闻言,潘仲洋点了点头。他确实看了很多年房子了,但是每次一到准备下手的时候,总会被人劝阻,所以还从来没接触到涉及具体交易的环节,对这些交易细节并不清楚。
他拿着税费清单考虑了片刻,微微蹙眉,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对陈晋道:“陈经理,你帮我约房东吧。”
边上的顾灏煜一听,喜形于色道:“我去!”
然后就跑去给房东打电话了,而陈晋则是透过橱窗,看着潘伯海还在外面喋喋不休的对电话那头说着什么。
他想了想,故作随意道:“潘先生,看你哥哥这身装扮,不便宜吧?”
“那是当然的了。”潘仲洋哼笑道:“他那一身上下加起来,够得上一辆国产小汽车了。”
“那你为什么不让你哥哥资助你一点,挑选更好一些的房子?毕竟真要过日子的话,还是三房宽绰些。”陈晋道。
潘仲洋怔了怔,摇了摇头,笑着不说话。
这时顾灏煜跑回来道:“约好房东了。不过房东带孩子出去玩了,估计要11点之后才能赶得回来。”
潘仲洋闻言,抬手看了看表,见现在已经10点半了,便点头应道:“没问题,那就等一等房东吧。”
“倒水去吧。”陈晋立刻朝顾灏煜吩咐道,随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这时潘伯海总算挂断了电话,却依然不进门,而是在门口抽着烟晃悠着。
见气氛有些沉默,陈晋便主动打开话题道:“潘先生,听你之前说,你看房有些年头了吧?”
“是啊~”潘仲洋叹气道:“我手头大概就是90来万的资金,一直放着四五年了,却一直也没看好房子。如果是06年或者07年,这笔钱都足够在市中心买套120方的大三房啦!谁知道现在会变成这样,只能买得起90方的两房。”
“我怕再等下去,就连这两房都买不起了,只能买单身公寓了,或者干脆什么都买不起。”潘仲洋明显是眼看着东江市的房价飞涨起来的,所以说话时似有无限的感慨。
陈晋笑呵呵道:“今年行情可不好,多少人都觉得要跌上个三五年的呢!”
“笑话!”潘仲洋反驳道:“你还年轻,看的还不够多!”
他仰起头,回忆道:“记得98年的时候,我当时还在上高中,福利分房一取消,房价跟着就涨起来了。往后是年年都有什么专家批判,社会研究员评论,说房地产泡沫必然破裂。”
“我破裂他个卵蛋!”潘仲洋有些愤然的吐槽了一句,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朝陈晋笑了笑,随后又道:“从2000年开始,从一套房子两三万,涨到二三十万,到现在两三百万,我倒是想问问那些人,破裂在哪了?这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房子就是最保值的硬通货嘛!”
“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磨磨蹭蹭到现在了。当然了,这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潘仲洋说着,扭头看了一眼门外的哥哥,又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陈晋说道:“现在能像潘先生你这样想的客户,可真的不多了。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巴不得房价能一下子跌回90年代才好呢1”
“不要钱最好!”潘仲洋忽然哈哈一乐:“没房子的想房价跌,有房子的想房价涨,既得利益者的必然想法罢了。”
“可要是真跌了的话,陈经理你应该体会最深刻了,所有人又会回归到观望状态,成交量立刻就回锐减。”
陈晋点点头:“买涨不买跌嘛。前两年疯涨的时候,涨得越疯成交量越高!今年一纸政令,价格确确实实的下来了,可成交量也下来了。”
潘仲洋赞同道:“你看着吧,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最多到明年开春,成交量就会先起来,随后就是价格上涨。虽然可能会比较缓慢,但一定会继续涨的。所以我现在出手,算是抄底了!”
陈晋一愣,倒是没想到潘仲洋竟然敢大言不惭的说这种预判行情的话?
他又接着跟潘仲洋聊了很多,惊讶的发现对方对于行情的走势,竟然看的十分透彻。
陈晋心中暗道,这或许就是房产价格疯涨的见证者之一吧?
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
陈晋跟潘仲洋聊的越来越深入,也就越来越惊讶于潘仲洋的见解。
他最后认真问道:“潘先生,冒昧问一下,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然而还不等潘仲洋回答,只听见门口潘伯海的声音喊道:“仲洋,仲洋~”
再加上重点学区和一个公交总站,方圆几公里内的居住人口超过10万人。
这样的人口密度和相应的配套,无论如何都不能用“郊区”来形容了。
但是听潘仲洋这么一说,陈晋大概有了判断。
只有土生土长的东江市本地人,才会把城**西,城**北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的板块称作郊区。
因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在90年代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的,2000年后,甚至是2008年后,才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所以在早年间的时候,他们所处的清和苑和碧海轩这一带,都只不过是东江市外围的村镇罢了,也因此才会有良山镇,齐山镇之类的叫法。
于是在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潜移默化下,潘仲洋才会把这里称作郊区。而且在他们这一类人的观念中,买房子买到“郊区”来,是混得相当差了,是落魄且丢人的表现。
陈晋认真看着潘仲洋,他脸上虽然在笑着,但是言语中却透露着一丝怅然。
转念想想潘伯海紧贴着听涛湖,总价值两三千万的房产,陈晋明白了他失落的缘由。
“仲洋~”潘伯海这时认真劝解道:“买房子的经验我可比你丰富多了,你要听哥哥的劝。别轻易冲动。”
他接着道:“否则你到时候买亏了怎么办?再跑过来埋怨我今天没拦住你吗?那我不是里外不是人?”
“亏了我也乐意。”潘仲洋瘪瘪嘴,有些负气道。
说着,他又转向陈晋道:“陈经理,到你门店里,帮我把相关的税费计算一下吧?”
“没问题。”陈晋微笑应着,领着两人又回到了碧海轩店。
只不过眼看着潘仲洋似乎要定下这套房子了,潘伯海摇头叹气,却没有跟着进门,而是站在门外打起了电话来。
潘仲洋见了,也没去管他,只看陈晋计算着。
没两分钟,陈晋就把相应的税费都计算好列在单子上了。
首付78万,个人所得税2.6万,契税3.9万,中介费36290,贷款评估费3600,还有些杂费,共计88万多。
潘仲洋看着税费计算单,诧异道:“为什么契税是39000?不应该是1%吗?你按什么标准计算的?”
陈晋解释道:“是这样的潘先生,按照东江市的规定,90方以下,契税为1%,90方-140方,契税为1.5%,超过140方,契税就是3%了。这是硬标准,没有任何余地的。这套房子的面积正好是90.37方,超过90方了。”
闻言,潘仲洋点了点头。他确实看了很多年房子了,但是每次一到准备下手的时候,总会被人劝阻,所以还从来没接触到涉及具体交易的环节,对这些交易细节并不清楚。
他拿着税费清单考虑了片刻,微微蹙眉,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对陈晋道:“陈经理,你帮我约房东吧。”
边上的顾灏煜一听,喜形于色道:“我去!”
然后就跑去给房东打电话了,而陈晋则是透过橱窗,看着潘伯海还在外面喋喋不休的对电话那头说着什么。
他想了想,故作随意道:“潘先生,看你哥哥这身装扮,不便宜吧?”
“那是当然的了。”潘仲洋哼笑道:“他那一身上下加起来,够得上一辆国产小汽车了。”
“那你为什么不让你哥哥资助你一点,挑选更好一些的房子?毕竟真要过日子的话,还是三房宽绰些。”陈晋道。
潘仲洋怔了怔,摇了摇头,笑着不说话。
这时顾灏煜跑回来道:“约好房东了。不过房东带孩子出去玩了,估计要11点之后才能赶得回来。”
潘仲洋闻言,抬手看了看表,见现在已经10点半了,便点头应道:“没问题,那就等一等房东吧。”
“倒水去吧。”陈晋立刻朝顾灏煜吩咐道,随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这时潘伯海总算挂断了电话,却依然不进门,而是在门口抽着烟晃悠着。
见气氛有些沉默,陈晋便主动打开话题道:“潘先生,听你之前说,你看房有些年头了吧?”
“是啊~”潘仲洋叹气道:“我手头大概就是90来万的资金,一直放着四五年了,却一直也没看好房子。如果是06年或者07年,这笔钱都足够在市中心买套120方的大三房啦!谁知道现在会变成这样,只能买得起90方的两房。”
“我怕再等下去,就连这两房都买不起了,只能买单身公寓了,或者干脆什么都买不起。”潘仲洋明显是眼看着东江市的房价飞涨起来的,所以说话时似有无限的感慨。
陈晋笑呵呵道:“今年行情可不好,多少人都觉得要跌上个三五年的呢!”
“笑话!”潘仲洋反驳道:“你还年轻,看的还不够多!”
他仰起头,回忆道:“记得98年的时候,我当时还在上高中,福利分房一取消,房价跟着就涨起来了。往后是年年都有什么专家批判,社会研究员评论,说房地产泡沫必然破裂。”
“我破裂他个卵蛋!”潘仲洋有些愤然的吐槽了一句,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朝陈晋笑了笑,随后又道:“从2000年开始,从一套房子两三万,涨到二三十万,到现在两三百万,我倒是想问问那些人,破裂在哪了?这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房子就是最保值的硬通货嘛!”
“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磨磨蹭蹭到现在了。当然了,这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潘仲洋说着,扭头看了一眼门外的哥哥,又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陈晋说道:“现在能像潘先生你这样想的客户,可真的不多了。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巴不得房价能一下子跌回90年代才好呢1”
“不要钱最好!”潘仲洋忽然哈哈一乐:“没房子的想房价跌,有房子的想房价涨,既得利益者的必然想法罢了。”
“可要是真跌了的话,陈经理你应该体会最深刻了,所有人又会回归到观望状态,成交量立刻就回锐减。”
陈晋点点头:“买涨不买跌嘛。前两年疯涨的时候,涨得越疯成交量越高!今年一纸政令,价格确确实实的下来了,可成交量也下来了。”
潘仲洋赞同道:“你看着吧,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最多到明年开春,成交量就会先起来,随后就是价格上涨。虽然可能会比较缓慢,但一定会继续涨的。所以我现在出手,算是抄底了!”
陈晋一愣,倒是没想到潘仲洋竟然敢大言不惭的说这种预判行情的话?
他又接着跟潘仲洋聊了很多,惊讶的发现对方对于行情的走势,竟然看的十分透彻。
陈晋心中暗道,这或许就是房产价格疯涨的见证者之一吧?
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
陈晋跟潘仲洋聊的越来越深入,也就越来越惊讶于潘仲洋的见解。
他最后认真问道:“潘先生,冒昧问一下,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然而还不等潘仲洋回答,只听见门口潘伯海的声音喊道:“仲洋,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