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节
瀛仁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我一直没有告诉母后真相,只是害怕……害怕母后会伤心……!”看着皇后,欲言又止。
皇后是何等聪明的女人,瀛仁的神情和他的欲言又止,顿时让皇后明白了什么,两只手已经握起来,颤声道:“难道……难道他已经……!”
“母后,舅舅已经走了。”瀛仁低声道:“他是为了我,他救了孩儿的命,如果他不是我的舅舅,又怎会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皇后眼角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去,眼眸中充满着无尽的哀伤,瀛仁凑近过来,握着皇后的手,“母后,你不要伤心,舅舅虽然不在了,但是孩儿还在,孩儿发誓,一定要好好保护母后,不让任何人伤害你。”
皇后悲声道:“他没有骗你,他确实是你的舅舅,他是大华帝国的皇子……二十年前,忠孝别院一战,大华帝国最后的武士几乎尽丧忠义别院,你的舅舅不认丢下他们,留在了那里……忠义庄,这个名字改的好,大华最后的勇士们,都是忠义之士!”
瀛仁皱眉道:“舅舅是母后唯一的亲人,难道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皇后苦笑道:“在你父皇统一天下之前,母后就已经与皇上有了婚约,母后答应过他,只要打下洛安城,让母后亲眼看到屈楚离那奸贼被除,母后就嫁给皇上……母后六岁之时,屈楚离攻占了洛安京,母后只能跟随你的舅舅,在大华帝国最后那帮武士的保护下,流落天下。当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你的舅舅带着母后辗转各地,最后投奔到你父皇的身边……!”
瀛仁微微点头道:“孩儿知道,父皇当时打出来的旗号,就是要诛除屈楚离,重振大华帝国……!”
“这不怨你父皇。”皇后轻声道:“天下四分五裂,争夺天下,名不正则言不顺,大华是关中四姓撑起来的朝廷,屈楚离打下京城,残酷无情,大肆诛杀关中四姓的人,元、单、诸葛、成四大姓,遭受了灭顶之灾,屈楚离更是建国伪齐,自称皇帝……他是国之恶贼,你父皇打出诛除伪齐,那也是让天下归心的事情……!”
“可是……伪齐虽然被灭,但天下最后却是大秦的。”瀛仁轻声道:“父皇是在说谎。”
“不管你父皇初衷如何,后来已经由不得他。”皇后幽幽叹道:“跟他征战天下的文臣武将,到头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他们跟着你父皇打天下,本就是要成为开国之臣,那时候大华皇族只剩下母后和你的舅舅,就算你父皇愿意将天下交还给元家,但是他手下那帮人会愿意吗?”
瀛仁知道瀛元征灭诸国,最后却让元家的人来做皇帝,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初跟随你舅舅投奔你父皇,一开始确实是觉得你父皇或许真的可以复兴大华。”皇后声音很轻,她虽然年过四十,但是保养的极好,气质天成,雍容华贵,肌肤也是十分有光泽,并没有因为年纪而显得松弛老迈,反倒是因为那股成熟的气质,更显得典雅端庄,高贵自然,“母后跟随你舅舅流落十年之久,投奔到你父皇的身边,你父皇对我们十分的照顾……!”
“父皇可有向天下人宣告,大华的公主和皇子在他身边?”瀛仁眼神闪烁,低声问道。
皇后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瀛仁,似乎对瀛仁问出这样的话感到吃惊,片刻之后,才叹道:“瀛仁,你……真的已经长大,也真的已经变了……!”她用手抚摸着瀛仁的脸庞,“你的父皇曾经和我说过,要让一个男人迅速地成长,就要让他去争斗……他说的没有错,你现在长大了,成熟了,可是……母后心里……!”说到这里,只是苦笑着摇摇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母后,通天殿死了那么多人,你没有亲眼看到。”瀛仁眼眸子闪动,“那是孩儿第一次看到那样的场景,什么是敌人?我现在明白了,如果你的刀子犹豫,没有果断地砍下对方的脑袋,那么敌人的刀子一定会割断你的喉咙……就是这么简单,孩儿要保护母后,就要先保护好自己,郎毋虚有一句话说的没有错,要保护自己,就只有除掉敌人,对待敌人,不可留情。”
皇后闭上眼睛,瀛仁忙道:“母后,是不是孩儿说错话了?”
“孩子,你这话也许并没有错,但是……幕后从来不希望你变成这样的人。”皇后幽幽道:“你刚才的问题,是否是觉得我们当初投奔你父皇,皇上会利用我们打出旗号?”
瀛仁道:“父皇当初征战天下,打出的旗号本就是兴复大华,母后你是大话的公主,舅舅是大华的皇子,如果向天下宣告你们的存在,大秦的军队,自然是更加的名正言顺!”
“母后钦佩你的父皇,最重要的原因,与此有关。”皇后道:“其实你舅舅一开始也说过,我们投奔你父皇,他一定会将我们的身份告知四方,用我们作旗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投奔你父皇的时候,虽然向你父皇告知了身份,但是你的父皇却并没有将我们的身份公之于众,当时知道我和你舅舅身份的,寥寥无几,并无几个人,哪怕是今天,这大秦朝堂之上,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母后是大华的公主,许多人都只以为你舅舅是投奔你父皇的义军,并无几人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她的神情变的和缓下来,“你父皇告诉过我,那时候诸侯争霸,不但明里在战场上厮杀,而且诸侯互派刺客,暗中刺杀,你父皇就经受过无数次刺杀,有几次差点被刺客得手,他担心如果我和你舅舅的身份一旦被人知晓,别有居心之人就会派出刺客前来行刺,所以为了保护我们,从来不曾将我们的身份公之于众。”
瀛仁只是若有所思,并没有说话。
“不过后来秦国的铁蹄征伐天下,十八诸侯国一个接一个地被大秦的铁蹄所攻灭,你舅舅渐渐看的清楚,大华已经不可能复兴,你父亲的麾下,从来都是以大秦的臣子自居,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大华朝的臣子,甚至到后来,所有人都好像已经忘记有大华朝的存在……!”皇后轻声道:“忠孝别院一战之后,死了那么多人,你父皇派人过来接母后离开,但是你舅舅那时候终于向母后告别,他告诉母后,他要留在忠义别院,为那些死去的大华武士守陵,他们是大华最后的武士,他作为大华的皇子,留在那里守卫他们,才能让他们的忠魂安息。”
瀛仁眉头微紧,想了一想,嘴唇微微动了动,终于道:“母后,舅舅……舅舅宁可与你分离,也要留在那里,难道……仅仅是为了给武士们守陵?”
瀛仁本就是个头脑聪明之人,以前喜欢玩乐,无忧无虑,没有将心思放在人心争斗之上,但他毕竟是徐从阳的弟子,读过了众多的书籍,徐从阳也没有少给他叙说从前那些帝王将相的轶闻正事,如今陷入党争之中,头脑便显得异常的灵活。
皇后蹙眉道:“那你的意思是?”
“其实母后应该比孩儿清楚。”瀛仁看着皇后双眸,那双漆黑的美丽眼眸子在闪动着,“舅舅留在那里,也许只是为了保护母后而已。”缓缓道:“忠孝别院一别,母后虽然再也没有见过舅舅,可是……难道二十年来,母后不曾与舅舅有过书信往来,难道对舅舅的一切都是一无所知?”
皇后身体轻颤,泪水又从眼角滚落。
“母后,舅舅留在忠孝别院,恐怕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继续跟着母后,最后很有可能会连累母后。”瀛仁低声道:“舅舅从来没有忘记过,他是大华帝国的皇子,他没有忘,父皇也不会忘记,父皇是九五之尊,定鼎天下,母后则是母仪天下,但是舅舅呢?父皇难道会忘记舅舅是大华皇子的事实?”
皇后握着瀛仁的手,声音发颤,“孩子,不要再说了,这些话……本就不是你该说的……忘记这些,母后会想办法,让你离开漩涡,让你……让你太平无事!”
“舅舅留在忠孝别院,是迫不得已。”瀛仁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低声道:“因为舅舅很清楚,等到父皇登基,他若是还跟在父皇的身边,必然会有杀身之祸,甚至……会因为他的原因,连累到母后。”
第一零一二章 失之争者
皇后抓紧瀛仁的手,柳眉竖起,神色变得寒冷起来,面带寒霜,低声斥道:“瀛仁,你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你……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语?如果被你父皇知道你是这样想,他……一定会很伤心!”
皇后显然担心隔墙有耳,身体轻颤,警觉地看向四周。
“母亲为何会担心有人偷听?”瀛仁道:“这宫里的都是母后的人,母后本不应该如此警觉,可是孩儿每次过来,母后说话都十分小心,难道母亲觉得在你的身边,会有人在时刻监视着你?”他的拳头握起,“母亲如此警觉,是为了提防谁?”
皇后声音已经发颤,“孩子,你为何会变成这样?这些话……这些话都是谁教你说的?”
“母后,我已经十九岁了。”瀛仁双目泛光,“母后,如果我没有记错,祖父是在父皇十八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父皇不到二十岁,就继承了武侯的爵位,天下大乱之时,父皇也不过二十多岁,他二十多岁就已经开始与诸侯争夺天下,孩儿已经十九,即将满二十,已经不是小孩子。”他坐正身体,“有很多事情,孩儿从前想不明白,现在回想起来,却已经想的明白了。”
“你想明白了什么?”皇后蹙眉道:“有些事情,不用去多想,想得太多,对你并不好。”
“孩儿以前也一直以为,母后和父皇十分恩爱,可是孩儿现在突然明白,或许在母后心里,一直都在害怕父皇。”瀛仁双眉锁起,“母后在宫里很小心,是否害怕什么?”他的声音虽然低,但是言辞却很尖锐,“都说父皇对母亲很好,可是孩儿忽然想到,父皇其实和母后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太多,这些年来,父皇迷心修道,虽然也偶尔来看母后,可是却很少住在这里,母后,你告诉孩儿,父皇对你是不是真的很好?舅舅留在忠义别院,是否因为担心连累你,他二十年守在忠义别院,是真的想留在那里,还是另有原因?”
皇后脸色有些苍白,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道:“不要再问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你舅舅竟然已经走了。你说的不错,二十年前,和你舅舅在忠义别院分别,虽然再没有见面,可是却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联系。母后当初和你舅舅分别,身边还是带了四名随从,两男两女,他们都是跟随母后多年的侍从,他们跟随着我一起入宫……有他们在身边,母后虽然不能出宫,但是他们几个可以,每年母后都会派人去往忠义别院见你的舅舅,告诉他,你正在慢慢长大,你舅舅最想知道的,就是你是否平安……!”她的泪水禁不住滚落,手捏着丝绢,轻轻擦拭。
“四名随从?”瀛仁回想着,忽然明白什么,“母后,你说的是齐伯伯和姚姑姑他们几个?”
“你还记得他们?”皇后眼中显出欣慰之色,“就是他们几个……!”
“怪不得他们对我那样好。”瀛仁轻叹道:“孩儿一直都以为那是因为自己是皇子,原来,他们几个是跟随母后入宫的,如此说来,他们也都是……大华遗臣?”
皇后犹豫了一下,终是微点螓首,“他们从未忘记自己是大华的人!”
“可是后来他们突然不见了。”瀛仁皱起眉头,“孩儿还记得,最早没有踪迹的,就是齐伯伯,他……他好像是在七八年前就不见了……后来是姚姑姑,再后来另外两个人也都没了踪迹……!”看着皇后,“母后,他们都去了哪里?”
皇后眼中划过一丝痛苦之色,欲言又止,起身来,道:“瀛仁,母后倦了,你先回去吧……!”
“母后,事到如今,你还要隐瞒孩儿什么?”瀛仁也站起身来,急道:“你身边,现在只有孩儿,也只有孩儿能保护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你都告诉孩儿……!”他拉着皇后的手,眼中带着乞求之色,“母后,孩儿已经长大,孩儿想知道,齐伯伯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皇后看着瀛仁眼眸中既有乞求,又有一丝痛苦,心中不忍,重新坐下,低声道:“瀛仁,你答应母后,母后告诉你之后,你赶紧忘记,不要记在心中……!”
“母后你说!”
“母后入宫之后,一直没有中断和你舅舅的联系,每年最少都会和你舅舅通一份书信。”皇后轻声道:“其实书信之中,也从来不会多说什么,只会问候彼此的身体,最多的,就是提到你,你舅舅想知道你所有的一切,而母后,尽可能地让他知道你的成长……!”
瀛仁眼眸闪动,“原来舅舅一直在关心我……!”
“负责联络的,就是你齐伯伯。”皇后道:“和你舅舅分别之时,你舅舅特意让你齐伯伯跟随我,你可还记得你齐伯伯的名字?”
瀛仁摇摇头,懊恼道:“孩儿记得曾经问过他,他也告诉过孩儿,可是……孩儿并没有放在心上,已经忘记……!”
“他的名字,不要忘记,他是个忠义的人。”皇后低声道:“他曾经是大华帝国御前侍卫总管,城破之后,就一直护卫着我们,洛安京城陷落之时,你的舅舅不过十岁,而母后,才六岁,我们流落在外,遇到无数的苦难,却都是因为你齐伯伯,逢凶化吉。你舅舅让他跟随我,只因为你齐伯伯是顶尖的武道高手,而他……为了入宫保护我,甚至……甚至不惜净身……他曾经甚至想过要将一身功夫传授给你,但是……母后当初不希望你卷入争杀之中,所以……!”轻叹一口气,道:“他的名字,叫做齐白河,不要忘记!”
瀛仁郑重点头,立刻问道:“可是他后来去了哪里?为何他杳无音讯?”
“我与你舅舅通信十多年,一直都是十分顺利。”皇后道:“八年前,你齐伯伯带着我的书信前往忠义别院,可是从此便杳无音讯,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我们等了几个月,都没有消息,你姚姑姑一直喜欢你齐伯伯,她担心你齐伯伯,恳求我,要出宫去找寻,母后心里也担心他,虽然觉得事有蹊跷,可最后还是同意你姚姑姑出宫……!”说到这里,喟然长叹道:“如果我知道结果,一定不会让她离开……!”
“难道姚姑姑也是一去不复返?”瀛仁一怔,蹙眉回忆,“不错,孩儿记起来了,齐伯伯消失几个月之后,姚姑姑也没了踪迹……!”更是疑惑道:“还有另外两个人呢?他们好像隔了没多久,也没了踪迹,母后,你可知道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不知道。”皇后摇头道:“你齐伯伯和姚姑姑是出宫之后没了音讯,另外两人,则是突然在宫内消失……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皇后长长的睫毛闪动,眼眸子深处,隐藏着一丝恐惧,“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与你舅舅便再也没有联系,这些年来,母后一直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在一年前就已经……!”声音带着无限的伤感。
瀛仁却是皱眉道:“母后,我记得齐伯伯那时候也不算苍老,不过五十岁年纪,他的武功,应该还不弱……他当初担任大华御前侍卫总管的时候,如果按照年纪来算,应该很年轻,那么年轻就能成为御前侍卫总管,那么他的武功一定很厉害。”
“确实很厉害。”皇后点头道:“母后那时候还小,只是后来听你舅舅说过,你齐伯伯当上御前侍卫总管,凭的是真本事,击败了许多的高手,他的武功,十分了得!”
“齐伯伯武功本来就很厉害,而且又是奉母后之命秘密办差,他在宫中多年,与世无争,又怎会有人要对他不利?如果真有人对他不利,又会是谁?”瀛仁眉头紧锁,“后来为何连姚姑姑也不放过?还有另外两人,也在宫中消失,母后,你不觉得这事情大大蹊跷吗?从那以后,你身边便没有亲信之人,而且……再也无法与舅舅通信,你说这一切……!”他双眉扬起,似乎明白了什么,凝视皇后眼睛,“母后,你是否早就猜到是谁?”
“不会的……!”皇后摇头道:“他……瀛仁,记住你齐伯伯的名字就好,其他的就都忘记吧,母亲……母亲真的倦了……!”她爱怜抚摸瀛仁脸庞,“以前的就随他过去,只要以后你能平平安安就好,母后会想办法,一定会想办法,让你离开这漩涡……!”
“怎样离开漩涡?”瀛仁看着皇后,“母后有什么方法?”
“你现在的对手是太子。”皇后目光闪动,无奈道:“母后会找机会,告诉太子,你……你并没有与他争斗之心,母后会帮你劝说太子,让你们化干戈为玉帛,你们是……你们是兄弟,不能血脉相残……!”
“母亲错了!”瀛仁摇头道:“如果是半年前,孩儿或许真的不会争什么,即使舅舅的话孩儿没有忘记过,却也从来不想去争斗。可是……孩儿现在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刀蛆,那么就只能成为鱼肉……!”压低声音,“父皇让孩儿出宫开府,就是为了与太子相争,如果孩儿退却,太子不会放过孩儿,就像他不会放过三哥,而父皇也不会让孩儿那么轻松脱身,他既然让孩儿与太子相争,又怎会坐视孩儿退下去……!”他的目光锐利起来,“母后,其实孩儿已经退无可退,而且……孩儿也没有想过要退,有些东西既然是孩儿的,孩儿就会重新拿回来!”
第一零一三章 玉台照水
太子府。
太子坐在轮椅上,透过那巨大的窗口,看着外面如画一样的风景,梅花飘香,小桥流水边上,便是一片梅花林。
太子面无表情,呆呆地望着院中的梅花林,看上去有些呆滞。
“殿下……!”身后传来琉璃夫人轻柔的声音,她行走之时,宛若一朵云儿,悄无声息,异常的幽静,端着小托盘,上面放着一只玉碗,里面的汤水还在冒着热气,“妾身已经煎好了药,你趁热喝了吧!”
太子扭过头来,看着琉璃夫人美丽的容颜,露出一丝笑容,琉璃夫人走到太子身边,喂着太子喝了小半碗汤药,嫣然一笑,宛若春风,“殿下气色这几日好了许多,等喝完了药,妾身陪太子到花园处转一转,好不好?”
“好。”太子点头道:“琉璃,你说梅花美不美?”
“殿下很喜欢梅花。”琉璃微笑道:“每年梅花开得艳,殿下都会坐在这里赏梅。”
太子轻声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们饱经苦寒,却从来没有被苦寒击倒,环境越是恶劣,开的也就越漂亮。”
“妾身听说,梅花有很多类型。”琉璃夫人喂着太子喝药,她的声音温柔婉转,让人心神愉悦,“殿下在这院子里,似乎只种了一种梅花。”
太子望着园中梅花,轻声道:“这是玉蝶梅,叫做玉台照水……!”顿了顿,轻叹道:“玉台照水……当初为这梅花取名字的先贤,果真是一个雅人。”他转视琉璃,忽然皱起眉头,问道:“琉璃,你是否有什么心事?”
琉璃夫人忙道:“没有,殿下,你……!”
“你的眼中有忧虑。”太子轻叹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苦笑道:“是否在府里待得太久,有些闷?”
“殿下多想了。”琉璃放下药碗,柔声道:“妾身陪在殿下身边,就已经十分开心。”
“你的眼中深处,有忧虑。”太子凝视着天下间最美丽的容颜,“告诉我,你担心什么?”他伸手握住琉璃的手,“你有什么难处,我会竭尽一切帮助你。”
“其实……!”琉璃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殿下,你可知道,西北传来消息,在那边,很快就有一场瘟疫要发生。”
太子颔首道:“我已经知道,西关道总督派人回京,禀报西北已经出现疫情,而且会随着天气变热,疫情将会急剧蔓延……他需要朝廷派出御医前往,研究对付瘟疫的办法。此事已经报到了中书省,应该很快会有结果……!”
“殿下可知道朝廷会怎么办?”琉璃长长的睫毛闪动着,看上去忧心忡忡。
太子摇头道:“我并无插手此事。朝廷现在的心思主要是放在东南,很难抽出精力放在西北那边,不过这次西北的疫情看来非同小可,不但是楚欢,还有西北不少官员往京中呈来了折子……朝廷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虽然拨付钱粮很困难,但是派一些医道高手前往救灾,倒也不是什么困难之事……!”轻轻摩挲着琉璃夫人光滑如瓷器般的手,“琉璃,你老家在西北,所以对西北十分关系,我心里明白,回头我也会尽可能想办法,让朝廷给予西北一些帮助。”
“多谢殿下。”琉璃夫人道:“可是……!”犹豫了一下,终是幽幽叹道:“殿下,我推你出花园……!”
“你还有话要说。”太子道:“琉璃,你想说什么?”
琉璃夫人叹了口气,道:“其实妾身也想前往西北去看一看,妾身虽然没什么能耐,但是对歧黄之术也是有些通晓……!”顿了一下,丰润的红唇轻轻蠕动:“如果妾身能够去往西北,或许能给那里带去一些帮助……!”
太子皱眉道:“你要去西北?”
“这只是妾身心血来潮的想法。”琉璃道:“妾身如果去往西北,就要离开殿下身边,而……而妾身不想离开殿下身边。”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太子道:“毕竟是自己的故乡,先是兵灾,如今又是瘟疫,你心中担心,那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你是我最心爱的女人,就算你有应对瘟疫的能耐,我又怎舍得让你去那里受苦冒险……!”
“其实妾身去往西北,不仅仅是为了疫情。”琉璃想了一下,终于道:“西北的百姓对京城的事情知道的很好,他们并不知道殿下的仁义,妾身如果能代表殿下去往西北救灾,那里的百姓一定会对殿下感恩戴德……!”
太子含笑道:“琉璃是想为我收揽民心?”
“其实妾身更希望殿下能够早日站起来。”琉璃柔声道:“妾身跟在殿下身边几年,却一直没能让殿下早日站起来,心里……心里很愧疚……!”
“琉璃,我不许你这样说。”太子皱眉道:“你来到我身边之前,我如同行尸走肉,只是坐以待毙而已。但是自从你到了我身边,我才知道,其实这世间还是美好的,你让我重新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意义……我的病症已经大有好转,有你在身边,我相信迟早我都会重新站起来。”
“但是……但是妾身希望你能更快站起来。”琉璃粉嫩的脸颊泛起一丝红晕,握着太子的手,放在自己的脸庞上,“殿下是否知道医圣世家?”
太子点头道:“自然是知道的,当初我也曾派人四处找寻医圣世家的人,可是医圣世家随着天蜀国的灭亡,也早就不知所踪,便是连神衣卫,也不曾找到他们的下落。”
皇后是何等聪明的女人,瀛仁的神情和他的欲言又止,顿时让皇后明白了什么,两只手已经握起来,颤声道:“难道……难道他已经……!”
“母后,舅舅已经走了。”瀛仁低声道:“他是为了我,他救了孩儿的命,如果他不是我的舅舅,又怎会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皇后眼角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去,眼眸中充满着无尽的哀伤,瀛仁凑近过来,握着皇后的手,“母后,你不要伤心,舅舅虽然不在了,但是孩儿还在,孩儿发誓,一定要好好保护母后,不让任何人伤害你。”
皇后悲声道:“他没有骗你,他确实是你的舅舅,他是大华帝国的皇子……二十年前,忠孝别院一战,大华帝国最后的武士几乎尽丧忠义别院,你的舅舅不认丢下他们,留在了那里……忠义庄,这个名字改的好,大华最后的勇士们,都是忠义之士!”
瀛仁皱眉道:“舅舅是母后唯一的亲人,难道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皇后苦笑道:“在你父皇统一天下之前,母后就已经与皇上有了婚约,母后答应过他,只要打下洛安城,让母后亲眼看到屈楚离那奸贼被除,母后就嫁给皇上……母后六岁之时,屈楚离攻占了洛安京,母后只能跟随你的舅舅,在大华帝国最后那帮武士的保护下,流落天下。当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你的舅舅带着母后辗转各地,最后投奔到你父皇的身边……!”
瀛仁微微点头道:“孩儿知道,父皇当时打出来的旗号,就是要诛除屈楚离,重振大华帝国……!”
“这不怨你父皇。”皇后轻声道:“天下四分五裂,争夺天下,名不正则言不顺,大华是关中四姓撑起来的朝廷,屈楚离打下京城,残酷无情,大肆诛杀关中四姓的人,元、单、诸葛、成四大姓,遭受了灭顶之灾,屈楚离更是建国伪齐,自称皇帝……他是国之恶贼,你父皇打出诛除伪齐,那也是让天下归心的事情……!”
“可是……伪齐虽然被灭,但天下最后却是大秦的。”瀛仁轻声道:“父皇是在说谎。”
“不管你父皇初衷如何,后来已经由不得他。”皇后幽幽叹道:“跟他征战天下的文臣武将,到头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他们跟着你父皇打天下,本就是要成为开国之臣,那时候大华皇族只剩下母后和你的舅舅,就算你父皇愿意将天下交还给元家,但是他手下那帮人会愿意吗?”
瀛仁知道瀛元征灭诸国,最后却让元家的人来做皇帝,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初跟随你舅舅投奔你父皇,一开始确实是觉得你父皇或许真的可以复兴大华。”皇后声音很轻,她虽然年过四十,但是保养的极好,气质天成,雍容华贵,肌肤也是十分有光泽,并没有因为年纪而显得松弛老迈,反倒是因为那股成熟的气质,更显得典雅端庄,高贵自然,“母后跟随你舅舅流落十年之久,投奔到你父皇的身边,你父皇对我们十分的照顾……!”
“父皇可有向天下人宣告,大华的公主和皇子在他身边?”瀛仁眼神闪烁,低声问道。
皇后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瀛仁,似乎对瀛仁问出这样的话感到吃惊,片刻之后,才叹道:“瀛仁,你……真的已经长大,也真的已经变了……!”她用手抚摸着瀛仁的脸庞,“你的父皇曾经和我说过,要让一个男人迅速地成长,就要让他去争斗……他说的没有错,你现在长大了,成熟了,可是……母后心里……!”说到这里,只是苦笑着摇摇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母后,通天殿死了那么多人,你没有亲眼看到。”瀛仁眼眸子闪动,“那是孩儿第一次看到那样的场景,什么是敌人?我现在明白了,如果你的刀子犹豫,没有果断地砍下对方的脑袋,那么敌人的刀子一定会割断你的喉咙……就是这么简单,孩儿要保护母后,就要先保护好自己,郎毋虚有一句话说的没有错,要保护自己,就只有除掉敌人,对待敌人,不可留情。”
皇后闭上眼睛,瀛仁忙道:“母后,是不是孩儿说错话了?”
“孩子,你这话也许并没有错,但是……幕后从来不希望你变成这样的人。”皇后幽幽道:“你刚才的问题,是否是觉得我们当初投奔你父皇,皇上会利用我们打出旗号?”
瀛仁道:“父皇当初征战天下,打出的旗号本就是兴复大华,母后你是大话的公主,舅舅是大华的皇子,如果向天下宣告你们的存在,大秦的军队,自然是更加的名正言顺!”
“母后钦佩你的父皇,最重要的原因,与此有关。”皇后道:“其实你舅舅一开始也说过,我们投奔你父皇,他一定会将我们的身份告知四方,用我们作旗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投奔你父皇的时候,虽然向你父皇告知了身份,但是你的父皇却并没有将我们的身份公之于众,当时知道我和你舅舅身份的,寥寥无几,并无几个人,哪怕是今天,这大秦朝堂之上,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母后是大华的公主,许多人都只以为你舅舅是投奔你父皇的义军,并无几人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她的神情变的和缓下来,“你父皇告诉过我,那时候诸侯争霸,不但明里在战场上厮杀,而且诸侯互派刺客,暗中刺杀,你父皇就经受过无数次刺杀,有几次差点被刺客得手,他担心如果我和你舅舅的身份一旦被人知晓,别有居心之人就会派出刺客前来行刺,所以为了保护我们,从来不曾将我们的身份公之于众。”
瀛仁只是若有所思,并没有说话。
“不过后来秦国的铁蹄征伐天下,十八诸侯国一个接一个地被大秦的铁蹄所攻灭,你舅舅渐渐看的清楚,大华已经不可能复兴,你父亲的麾下,从来都是以大秦的臣子自居,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大华朝的臣子,甚至到后来,所有人都好像已经忘记有大华朝的存在……!”皇后轻声道:“忠孝别院一战之后,死了那么多人,你父皇派人过来接母后离开,但是你舅舅那时候终于向母后告别,他告诉母后,他要留在忠义别院,为那些死去的大华武士守陵,他们是大华最后的武士,他作为大华的皇子,留在那里守卫他们,才能让他们的忠魂安息。”
瀛仁眉头微紧,想了一想,嘴唇微微动了动,终于道:“母后,舅舅……舅舅宁可与你分离,也要留在那里,难道……仅仅是为了给武士们守陵?”
瀛仁本就是个头脑聪明之人,以前喜欢玩乐,无忧无虑,没有将心思放在人心争斗之上,但他毕竟是徐从阳的弟子,读过了众多的书籍,徐从阳也没有少给他叙说从前那些帝王将相的轶闻正事,如今陷入党争之中,头脑便显得异常的灵活。
皇后蹙眉道:“那你的意思是?”
“其实母后应该比孩儿清楚。”瀛仁看着皇后双眸,那双漆黑的美丽眼眸子在闪动着,“舅舅留在那里,也许只是为了保护母后而已。”缓缓道:“忠孝别院一别,母后虽然再也没有见过舅舅,可是……难道二十年来,母后不曾与舅舅有过书信往来,难道对舅舅的一切都是一无所知?”
皇后身体轻颤,泪水又从眼角滚落。
“母后,舅舅留在忠孝别院,恐怕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继续跟着母后,最后很有可能会连累母后。”瀛仁低声道:“舅舅从来没有忘记过,他是大华帝国的皇子,他没有忘,父皇也不会忘记,父皇是九五之尊,定鼎天下,母后则是母仪天下,但是舅舅呢?父皇难道会忘记舅舅是大华皇子的事实?”
皇后握着瀛仁的手,声音发颤,“孩子,不要再说了,这些话……本就不是你该说的……忘记这些,母后会想办法,让你离开漩涡,让你……让你太平无事!”
“舅舅留在忠孝别院,是迫不得已。”瀛仁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低声道:“因为舅舅很清楚,等到父皇登基,他若是还跟在父皇的身边,必然会有杀身之祸,甚至……会因为他的原因,连累到母后。”
第一零一二章 失之争者
皇后抓紧瀛仁的手,柳眉竖起,神色变得寒冷起来,面带寒霜,低声斥道:“瀛仁,你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你……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语?如果被你父皇知道你是这样想,他……一定会很伤心!”
皇后显然担心隔墙有耳,身体轻颤,警觉地看向四周。
“母亲为何会担心有人偷听?”瀛仁道:“这宫里的都是母后的人,母后本不应该如此警觉,可是孩儿每次过来,母后说话都十分小心,难道母亲觉得在你的身边,会有人在时刻监视着你?”他的拳头握起,“母亲如此警觉,是为了提防谁?”
皇后声音已经发颤,“孩子,你为何会变成这样?这些话……这些话都是谁教你说的?”
“母后,我已经十九岁了。”瀛仁双目泛光,“母后,如果我没有记错,祖父是在父皇十八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父皇不到二十岁,就继承了武侯的爵位,天下大乱之时,父皇也不过二十多岁,他二十多岁就已经开始与诸侯争夺天下,孩儿已经十九,即将满二十,已经不是小孩子。”他坐正身体,“有很多事情,孩儿从前想不明白,现在回想起来,却已经想的明白了。”
“你想明白了什么?”皇后蹙眉道:“有些事情,不用去多想,想得太多,对你并不好。”
“孩儿以前也一直以为,母后和父皇十分恩爱,可是孩儿现在突然明白,或许在母后心里,一直都在害怕父皇。”瀛仁双眉锁起,“母后在宫里很小心,是否害怕什么?”他的声音虽然低,但是言辞却很尖锐,“都说父皇对母亲很好,可是孩儿忽然想到,父皇其实和母后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太多,这些年来,父皇迷心修道,虽然也偶尔来看母后,可是却很少住在这里,母后,你告诉孩儿,父皇对你是不是真的很好?舅舅留在忠义别院,是否因为担心连累你,他二十年守在忠义别院,是真的想留在那里,还是另有原因?”
皇后脸色有些苍白,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道:“不要再问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你舅舅竟然已经走了。你说的不错,二十年前,和你舅舅在忠义别院分别,虽然再没有见面,可是却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联系。母后当初和你舅舅分别,身边还是带了四名随从,两男两女,他们都是跟随母后多年的侍从,他们跟随着我一起入宫……有他们在身边,母后虽然不能出宫,但是他们几个可以,每年母后都会派人去往忠义别院见你的舅舅,告诉他,你正在慢慢长大,你舅舅最想知道的,就是你是否平安……!”她的泪水禁不住滚落,手捏着丝绢,轻轻擦拭。
“四名随从?”瀛仁回想着,忽然明白什么,“母后,你说的是齐伯伯和姚姑姑他们几个?”
“你还记得他们?”皇后眼中显出欣慰之色,“就是他们几个……!”
“怪不得他们对我那样好。”瀛仁轻叹道:“孩儿一直都以为那是因为自己是皇子,原来,他们几个是跟随母后入宫的,如此说来,他们也都是……大华遗臣?”
皇后犹豫了一下,终是微点螓首,“他们从未忘记自己是大华的人!”
“可是后来他们突然不见了。”瀛仁皱起眉头,“孩儿还记得,最早没有踪迹的,就是齐伯伯,他……他好像是在七八年前就不见了……后来是姚姑姑,再后来另外两个人也都没了踪迹……!”看着皇后,“母后,他们都去了哪里?”
皇后眼中划过一丝痛苦之色,欲言又止,起身来,道:“瀛仁,母后倦了,你先回去吧……!”
“母后,事到如今,你还要隐瞒孩儿什么?”瀛仁也站起身来,急道:“你身边,现在只有孩儿,也只有孩儿能保护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你都告诉孩儿……!”他拉着皇后的手,眼中带着乞求之色,“母后,孩儿已经长大,孩儿想知道,齐伯伯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皇后看着瀛仁眼眸中既有乞求,又有一丝痛苦,心中不忍,重新坐下,低声道:“瀛仁,你答应母后,母后告诉你之后,你赶紧忘记,不要记在心中……!”
“母后你说!”
“母后入宫之后,一直没有中断和你舅舅的联系,每年最少都会和你舅舅通一份书信。”皇后轻声道:“其实书信之中,也从来不会多说什么,只会问候彼此的身体,最多的,就是提到你,你舅舅想知道你所有的一切,而母后,尽可能地让他知道你的成长……!”
瀛仁眼眸闪动,“原来舅舅一直在关心我……!”
“负责联络的,就是你齐伯伯。”皇后道:“和你舅舅分别之时,你舅舅特意让你齐伯伯跟随我,你可还记得你齐伯伯的名字?”
瀛仁摇摇头,懊恼道:“孩儿记得曾经问过他,他也告诉过孩儿,可是……孩儿并没有放在心上,已经忘记……!”
“他的名字,不要忘记,他是个忠义的人。”皇后低声道:“他曾经是大华帝国御前侍卫总管,城破之后,就一直护卫着我们,洛安京城陷落之时,你的舅舅不过十岁,而母后,才六岁,我们流落在外,遇到无数的苦难,却都是因为你齐伯伯,逢凶化吉。你舅舅让他跟随我,只因为你齐伯伯是顶尖的武道高手,而他……为了入宫保护我,甚至……甚至不惜净身……他曾经甚至想过要将一身功夫传授给你,但是……母后当初不希望你卷入争杀之中,所以……!”轻叹一口气,道:“他的名字,叫做齐白河,不要忘记!”
瀛仁郑重点头,立刻问道:“可是他后来去了哪里?为何他杳无音讯?”
“我与你舅舅通信十多年,一直都是十分顺利。”皇后道:“八年前,你齐伯伯带着我的书信前往忠义别院,可是从此便杳无音讯,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我们等了几个月,都没有消息,你姚姑姑一直喜欢你齐伯伯,她担心你齐伯伯,恳求我,要出宫去找寻,母后心里也担心他,虽然觉得事有蹊跷,可最后还是同意你姚姑姑出宫……!”说到这里,喟然长叹道:“如果我知道结果,一定不会让她离开……!”
“难道姚姑姑也是一去不复返?”瀛仁一怔,蹙眉回忆,“不错,孩儿记起来了,齐伯伯消失几个月之后,姚姑姑也没了踪迹……!”更是疑惑道:“还有另外两个人呢?他们好像隔了没多久,也没了踪迹,母后,你可知道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不知道。”皇后摇头道:“你齐伯伯和姚姑姑是出宫之后没了音讯,另外两人,则是突然在宫内消失……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皇后长长的睫毛闪动,眼眸子深处,隐藏着一丝恐惧,“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与你舅舅便再也没有联系,这些年来,母后一直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在一年前就已经……!”声音带着无限的伤感。
瀛仁却是皱眉道:“母后,我记得齐伯伯那时候也不算苍老,不过五十岁年纪,他的武功,应该还不弱……他当初担任大华御前侍卫总管的时候,如果按照年纪来算,应该很年轻,那么年轻就能成为御前侍卫总管,那么他的武功一定很厉害。”
“确实很厉害。”皇后点头道:“母后那时候还小,只是后来听你舅舅说过,你齐伯伯当上御前侍卫总管,凭的是真本事,击败了许多的高手,他的武功,十分了得!”
“齐伯伯武功本来就很厉害,而且又是奉母后之命秘密办差,他在宫中多年,与世无争,又怎会有人要对他不利?如果真有人对他不利,又会是谁?”瀛仁眉头紧锁,“后来为何连姚姑姑也不放过?还有另外两人,也在宫中消失,母后,你不觉得这事情大大蹊跷吗?从那以后,你身边便没有亲信之人,而且……再也无法与舅舅通信,你说这一切……!”他双眉扬起,似乎明白了什么,凝视皇后眼睛,“母后,你是否早就猜到是谁?”
“不会的……!”皇后摇头道:“他……瀛仁,记住你齐伯伯的名字就好,其他的就都忘记吧,母亲……母亲真的倦了……!”她爱怜抚摸瀛仁脸庞,“以前的就随他过去,只要以后你能平平安安就好,母后会想办法,一定会想办法,让你离开这漩涡……!”
“怎样离开漩涡?”瀛仁看着皇后,“母后有什么方法?”
“你现在的对手是太子。”皇后目光闪动,无奈道:“母后会找机会,告诉太子,你……你并没有与他争斗之心,母后会帮你劝说太子,让你们化干戈为玉帛,你们是……你们是兄弟,不能血脉相残……!”
“母亲错了!”瀛仁摇头道:“如果是半年前,孩儿或许真的不会争什么,即使舅舅的话孩儿没有忘记过,却也从来不想去争斗。可是……孩儿现在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刀蛆,那么就只能成为鱼肉……!”压低声音,“父皇让孩儿出宫开府,就是为了与太子相争,如果孩儿退却,太子不会放过孩儿,就像他不会放过三哥,而父皇也不会让孩儿那么轻松脱身,他既然让孩儿与太子相争,又怎会坐视孩儿退下去……!”他的目光锐利起来,“母后,其实孩儿已经退无可退,而且……孩儿也没有想过要退,有些东西既然是孩儿的,孩儿就会重新拿回来!”
第一零一三章 玉台照水
太子府。
太子坐在轮椅上,透过那巨大的窗口,看着外面如画一样的风景,梅花飘香,小桥流水边上,便是一片梅花林。
太子面无表情,呆呆地望着院中的梅花林,看上去有些呆滞。
“殿下……!”身后传来琉璃夫人轻柔的声音,她行走之时,宛若一朵云儿,悄无声息,异常的幽静,端着小托盘,上面放着一只玉碗,里面的汤水还在冒着热气,“妾身已经煎好了药,你趁热喝了吧!”
太子扭过头来,看着琉璃夫人美丽的容颜,露出一丝笑容,琉璃夫人走到太子身边,喂着太子喝了小半碗汤药,嫣然一笑,宛若春风,“殿下气色这几日好了许多,等喝完了药,妾身陪太子到花园处转一转,好不好?”
“好。”太子点头道:“琉璃,你说梅花美不美?”
“殿下很喜欢梅花。”琉璃微笑道:“每年梅花开得艳,殿下都会坐在这里赏梅。”
太子轻声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们饱经苦寒,却从来没有被苦寒击倒,环境越是恶劣,开的也就越漂亮。”
“妾身听说,梅花有很多类型。”琉璃夫人喂着太子喝药,她的声音温柔婉转,让人心神愉悦,“殿下在这院子里,似乎只种了一种梅花。”
太子望着园中梅花,轻声道:“这是玉蝶梅,叫做玉台照水……!”顿了顿,轻叹道:“玉台照水……当初为这梅花取名字的先贤,果真是一个雅人。”他转视琉璃,忽然皱起眉头,问道:“琉璃,你是否有什么心事?”
琉璃夫人忙道:“没有,殿下,你……!”
“你的眼中有忧虑。”太子轻叹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苦笑道:“是否在府里待得太久,有些闷?”
“殿下多想了。”琉璃放下药碗,柔声道:“妾身陪在殿下身边,就已经十分开心。”
“你的眼中深处,有忧虑。”太子凝视着天下间最美丽的容颜,“告诉我,你担心什么?”他伸手握住琉璃的手,“你有什么难处,我会竭尽一切帮助你。”
“其实……!”琉璃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殿下,你可知道,西北传来消息,在那边,很快就有一场瘟疫要发生。”
太子颔首道:“我已经知道,西关道总督派人回京,禀报西北已经出现疫情,而且会随着天气变热,疫情将会急剧蔓延……他需要朝廷派出御医前往,研究对付瘟疫的办法。此事已经报到了中书省,应该很快会有结果……!”
“殿下可知道朝廷会怎么办?”琉璃长长的睫毛闪动着,看上去忧心忡忡。
太子摇头道:“我并无插手此事。朝廷现在的心思主要是放在东南,很难抽出精力放在西北那边,不过这次西北的疫情看来非同小可,不但是楚欢,还有西北不少官员往京中呈来了折子……朝廷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虽然拨付钱粮很困难,但是派一些医道高手前往救灾,倒也不是什么困难之事……!”轻轻摩挲着琉璃夫人光滑如瓷器般的手,“琉璃,你老家在西北,所以对西北十分关系,我心里明白,回头我也会尽可能想办法,让朝廷给予西北一些帮助。”
“多谢殿下。”琉璃夫人道:“可是……!”犹豫了一下,终是幽幽叹道:“殿下,我推你出花园……!”
“你还有话要说。”太子道:“琉璃,你想说什么?”
琉璃夫人叹了口气,道:“其实妾身也想前往西北去看一看,妾身虽然没什么能耐,但是对歧黄之术也是有些通晓……!”顿了一下,丰润的红唇轻轻蠕动:“如果妾身能够去往西北,或许能给那里带去一些帮助……!”
太子皱眉道:“你要去西北?”
“这只是妾身心血来潮的想法。”琉璃道:“妾身如果去往西北,就要离开殿下身边,而……而妾身不想离开殿下身边。”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太子道:“毕竟是自己的故乡,先是兵灾,如今又是瘟疫,你心中担心,那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你是我最心爱的女人,就算你有应对瘟疫的能耐,我又怎舍得让你去那里受苦冒险……!”
“其实妾身去往西北,不仅仅是为了疫情。”琉璃想了一下,终于道:“西北的百姓对京城的事情知道的很好,他们并不知道殿下的仁义,妾身如果能代表殿下去往西北救灾,那里的百姓一定会对殿下感恩戴德……!”
太子含笑道:“琉璃是想为我收揽民心?”
“其实妾身更希望殿下能够早日站起来。”琉璃柔声道:“妾身跟在殿下身边几年,却一直没能让殿下早日站起来,心里……心里很愧疚……!”
“琉璃,我不许你这样说。”太子皱眉道:“你来到我身边之前,我如同行尸走肉,只是坐以待毙而已。但是自从你到了我身边,我才知道,其实这世间还是美好的,你让我重新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意义……我的病症已经大有好转,有你在身边,我相信迟早我都会重新站起来。”
“但是……但是妾身希望你能更快站起来。”琉璃粉嫩的脸颊泛起一丝红晕,握着太子的手,放在自己的脸庞上,“殿下是否知道医圣世家?”
太子点头道:“自然是知道的,当初我也曾派人四处找寻医圣世家的人,可是医圣世家随着天蜀国的灭亡,也早就不知所踪,便是连神衣卫,也不曾找到他们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