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又来亲戚
王亮小小年纪,听到这里,竟是伤感的红了眼,感慨道:“是。娘说的对。我们三兄弟永远是好兄弟。”
王志感动的无声落泪。他在心里暗暗道:我们三兄弟是好兄弟。永远的好兄弟!
邓氏有些动容的热泪盈眶,忍不住跟李大林道:“人家三兄弟感情真好。你们三兄弟,就你和二林感情好。三林那么自私自利,不是个好的。”
李大林轻叹一声。
他在王家呆了这些天,已经看出来了,王老头夫妻公正,对几个儿女,基本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不像李家,李老头夫妻非常的重男轻女,对三个儿子也没有一视同仁。
导致身为女儿的李青青对李老头夫妻怨气很大,嫁到婆家后,全力帮扶婆家,却对李老头夫妻不管不问。
他、李二林对李老头夫妻、李三林有怨气。他身为长子,为了养活妻子儿女,被迫离家。
……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李青青手持毛笔,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写字。
她在给二百多里外苗家群山军队的王浩写信。
她兴致勃勃的告诉王浩,家里在县城有了地,盖了大宅子、作坊,买了奴仆,马上要搬家,下次王浩从军营回来,不用多走十五里路到王村,而是直接回到和县的新家。
军人一年四季都在军营,加上交通特别不方便,信息闭塞,家人搬家了都不知道。
李青青没有给王浩说王家分家,没有说剁椒方子被王求到处卖,没有说张小虎、张大虎陷害她未遂的事……
她怕王浩担心家里。
家书报喜不报忧。她写好了信,看了两遍,放下信后,环视卧房,这个地方住了几个月,马上就要离开,有些留恋。
她是个念旧的人。
打开柜子,取出成亲那天王浩送她的小木箱,里面放满了碎银子,最上面是王浩几个月前半夜三更潜入家中送她的金耳环。
这个小木箱。她会带到新家去。
次日,马向南派小二给李青青送来和县官员、富人、举人、秀才的名单,小二指着名单上面的人,一个个的介绍这些人的情况,由李青青决定请哪一位。
王家搬家,需报知和县的父母官县令大人。
必须要给县令大人送请帖。
还有县衙门的师爷、县丞、捕头等,本县的几位军官府上要送请帖。
再就是几位告老还乡德高望众的官员、几位举人、秀才等。
当天,王亮写好了二十几个请帖,由小二带路,去这二十几家送请帖。
这些人来不来另说,王家得把礼数做到。
黄昏,李二林一家六口坐着骡车来了。明氏可算看到了被李二林赞不绝口的王家砖屋。
明氏在小流村住了几个月,没有做农活,不用风吹日晒,嘴里吃的,身上穿的,都比在小泉村时好上许多,所以容貌比以前看着顺眼些。
她和李二林的四个儿女,李彩、李雷、李元、李珍也是收拾的干净利索,比在小泉村时看着好太多。
不过,明氏、李彩姐弟比起在王家生活几个月的邓氏、李欢姐弟又差了些。
特别是两家的孩子,因为李欢姐弟识字,李欢学了医术,看着气质明显比李彩姐弟好。
邓氏很是欢喜的大声叫道:“弟妹!哈哈,你们也来了。太好了。以后我们都在县城外面租房子住,可比在小泉村那种偏僻山沟好多了。”
明氏收起震惊的目光,先是给邓氏打了招呼,然后见过王家人,当明氏看到李青青时,直接傻眼了。
这是脸色蜡黄、瘦弱的小姑子李青青?
天啊,眼前的美貌少妇,明明是大户人家的夫人!
明氏不禁心生自卑,赶紧垂下眼帘。
李彩的性子是活泼胆大,可是看到王家条件这么好,王家三姐妹穿新衣戴银饰,再看到仙女般的李青青,拘谨的连话都不敢说了。
倒是李青青微笑的叫明氏“嫂子”,叫李彩姐弟的名字,还摸了摸已经被刘氏抱在怀里的李珍的头发。
刘氏正在逗弄李珍,问道:“你有没有一岁?”
李珍说话像嘴里蹦豆子,答道:“两。两。岁。”
“妹妹,我把东西都搬过来。”李二林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包括二百多斤面粉。
他搬家的时候,小流村的村民纷纷过来打听,得知他不做包子买卖,都特别惊诧,有那心善的还劝他不要好高骛远,要把包子买卖做下去。
李大林与王家奴仆帮李二林从骡车上面卸面粉,道:“你动作可真够快的。”
李二林笑道:“那是。我跟明氏说,走,不在水流村住了,去和县给妹妹的作坊当管事。明氏就说了一个字好。哈哈。明氏都不问我为什么?”
李大林道:“弟妹对你那是没得说。”
“大嫂对你也是如此。哈哈。我看大嫂现在都不跟你发脾气吵架。”
李大林忍不住嘴角上翘。
李二林特意掐的时间来的,正好赶上吃王家吃晚饭。
明氏见王家摆了三桌,连奴仆吃的都是精米饭、肉菜,不禁心里惊叹。暗道:王家可真是家大业大。
等她吃过饭,被邓氏带着在王家转转,发现王家连茅厕都是砖屋,忍不住道:“这么好的房子都不住啦?”
“这房子是好,可是等你看到和县的新宅,你就知道比这房子好许多。”邓氏环视四周后,小声道:“二林有没有让人给家里带口信?”
刚才在大厅,邓氏一直忍住没问。
明氏答道:“有。二林托租给我们房子的村民给红红姐带口信,说你们家、我们家、青青妹都搬到和县县城外住。”
邓氏哦了一声,有些欢喜的小声道:“二林没让人给小泉村带信,那就好。”
明氏不以为然的道:“红红姐知道后,肯定会告诉爹娘。”
邓氏翻了个白眼,道:“我就是不想让爹娘知道。万一爹娘知道让三林也来和县投奔青青,怎么办?”
明氏却道:“就三林那个德性,他敢走出小泉村吗?你真是高看他了!”
“但愿吧。”邓氏想到李三林夫妻就来气,道:“我们都不在,爹娘肯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交给三林!”
王志感动的无声落泪。他在心里暗暗道:我们三兄弟是好兄弟。永远的好兄弟!
邓氏有些动容的热泪盈眶,忍不住跟李大林道:“人家三兄弟感情真好。你们三兄弟,就你和二林感情好。三林那么自私自利,不是个好的。”
李大林轻叹一声。
他在王家呆了这些天,已经看出来了,王老头夫妻公正,对几个儿女,基本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不像李家,李老头夫妻非常的重男轻女,对三个儿子也没有一视同仁。
导致身为女儿的李青青对李老头夫妻怨气很大,嫁到婆家后,全力帮扶婆家,却对李老头夫妻不管不问。
他、李二林对李老头夫妻、李三林有怨气。他身为长子,为了养活妻子儿女,被迫离家。
……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李青青手持毛笔,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写字。
她在给二百多里外苗家群山军队的王浩写信。
她兴致勃勃的告诉王浩,家里在县城有了地,盖了大宅子、作坊,买了奴仆,马上要搬家,下次王浩从军营回来,不用多走十五里路到王村,而是直接回到和县的新家。
军人一年四季都在军营,加上交通特别不方便,信息闭塞,家人搬家了都不知道。
李青青没有给王浩说王家分家,没有说剁椒方子被王求到处卖,没有说张小虎、张大虎陷害她未遂的事……
她怕王浩担心家里。
家书报喜不报忧。她写好了信,看了两遍,放下信后,环视卧房,这个地方住了几个月,马上就要离开,有些留恋。
她是个念旧的人。
打开柜子,取出成亲那天王浩送她的小木箱,里面放满了碎银子,最上面是王浩几个月前半夜三更潜入家中送她的金耳环。
这个小木箱。她会带到新家去。
次日,马向南派小二给李青青送来和县官员、富人、举人、秀才的名单,小二指着名单上面的人,一个个的介绍这些人的情况,由李青青决定请哪一位。
王家搬家,需报知和县的父母官县令大人。
必须要给县令大人送请帖。
还有县衙门的师爷、县丞、捕头等,本县的几位军官府上要送请帖。
再就是几位告老还乡德高望众的官员、几位举人、秀才等。
当天,王亮写好了二十几个请帖,由小二带路,去这二十几家送请帖。
这些人来不来另说,王家得把礼数做到。
黄昏,李二林一家六口坐着骡车来了。明氏可算看到了被李二林赞不绝口的王家砖屋。
明氏在小流村住了几个月,没有做农活,不用风吹日晒,嘴里吃的,身上穿的,都比在小泉村时好上许多,所以容貌比以前看着顺眼些。
她和李二林的四个儿女,李彩、李雷、李元、李珍也是收拾的干净利索,比在小泉村时看着好太多。
不过,明氏、李彩姐弟比起在王家生活几个月的邓氏、李欢姐弟又差了些。
特别是两家的孩子,因为李欢姐弟识字,李欢学了医术,看着气质明显比李彩姐弟好。
邓氏很是欢喜的大声叫道:“弟妹!哈哈,你们也来了。太好了。以后我们都在县城外面租房子住,可比在小泉村那种偏僻山沟好多了。”
明氏收起震惊的目光,先是给邓氏打了招呼,然后见过王家人,当明氏看到李青青时,直接傻眼了。
这是脸色蜡黄、瘦弱的小姑子李青青?
天啊,眼前的美貌少妇,明明是大户人家的夫人!
明氏不禁心生自卑,赶紧垂下眼帘。
李彩的性子是活泼胆大,可是看到王家条件这么好,王家三姐妹穿新衣戴银饰,再看到仙女般的李青青,拘谨的连话都不敢说了。
倒是李青青微笑的叫明氏“嫂子”,叫李彩姐弟的名字,还摸了摸已经被刘氏抱在怀里的李珍的头发。
刘氏正在逗弄李珍,问道:“你有没有一岁?”
李珍说话像嘴里蹦豆子,答道:“两。两。岁。”
“妹妹,我把东西都搬过来。”李二林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包括二百多斤面粉。
他搬家的时候,小流村的村民纷纷过来打听,得知他不做包子买卖,都特别惊诧,有那心善的还劝他不要好高骛远,要把包子买卖做下去。
李大林与王家奴仆帮李二林从骡车上面卸面粉,道:“你动作可真够快的。”
李二林笑道:“那是。我跟明氏说,走,不在水流村住了,去和县给妹妹的作坊当管事。明氏就说了一个字好。哈哈。明氏都不问我为什么?”
李大林道:“弟妹对你那是没得说。”
“大嫂对你也是如此。哈哈。我看大嫂现在都不跟你发脾气吵架。”
李大林忍不住嘴角上翘。
李二林特意掐的时间来的,正好赶上吃王家吃晚饭。
明氏见王家摆了三桌,连奴仆吃的都是精米饭、肉菜,不禁心里惊叹。暗道:王家可真是家大业大。
等她吃过饭,被邓氏带着在王家转转,发现王家连茅厕都是砖屋,忍不住道:“这么好的房子都不住啦?”
“这房子是好,可是等你看到和县的新宅,你就知道比这房子好许多。”邓氏环视四周后,小声道:“二林有没有让人给家里带口信?”
刚才在大厅,邓氏一直忍住没问。
明氏答道:“有。二林托租给我们房子的村民给红红姐带口信,说你们家、我们家、青青妹都搬到和县县城外住。”
邓氏哦了一声,有些欢喜的小声道:“二林没让人给小泉村带信,那就好。”
明氏不以为然的道:“红红姐知道后,肯定会告诉爹娘。”
邓氏翻了个白眼,道:“我就是不想让爹娘知道。万一爹娘知道让三林也来和县投奔青青,怎么办?”
明氏却道:“就三林那个德性,他敢走出小泉村吗?你真是高看他了!”
“但愿吧。”邓氏想到李三林夫妻就来气,道:“我们都不在,爹娘肯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交给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