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大豆
看着眼前如此多的流民,就像有无数的无底洞摆在面前。这些流民每天要吃要喝,而且近半数都是老弱病残。加上成都府有个乐善好施的李公子,只怕今后聚集到这里来的人会越来越多。
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妥善安置流民。到底应该怎样经营,才能养得起这上万张嘴巴?
正思索着,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李公子’,现场立刻炸开,所有人都抢了过来,全部跪倒在李萧天面前。
上万人跪倒的阵势可不一般,除了帝王之外,只怕也只有现在的李萧天能够看到。
加上他们山呼海啸般地高呼‘恩公’,场面着实无比震撼。
看着这些淳朴而又可怜的流民,他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就是每日能填饱肚子。甚至都不要求有遮风避雨的房舍,有温暖的衣衫。
面对着这样淳朴的百姓,李萧天能够置之不理吗?
这时赵中跑了过来,他气喘吁吁地说:“少爷,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了。虽然你开源节流,想尽千方百计,可我们的银子是大笔花出去很少量进来。若是长此以往,只怕李家也支撑不住了。”
李萧天叹息一声,也没有回答赵中的话语。只是径直向前,挨着招呼流民们起身,各自去干活儿。
好不容易劝走流民,赵中又在低声嘀咕:“这些流民倒是非常勤快,成都府里咱们的产业是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可惜就是他们人太多,挣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们花呀!”
“不要废话,先把这些钱拿去赈济,往后的事往后再说。”李萧天把银票拿给赵中,自己却有些心神不宁。
毕竟现在生意做大了,已经影响到别人的利益,成都商会肯定不答应,指不定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流民又越聚越多,李家也是入不敷出。即便有幽兰教的大笔财富垫底,但上万人的用度,还是捉襟见肘。
“唉!”思来想去他是无计可施,脚下一深一浅,竟然把脚给崴了。
“哎哟!”李萧天蹲了下去,疼得喊了出来。
程咬金见状,立刻把他扶了起来,关切地问道:“少爷你没事吧?这里都是湿地,非常容易塌陷。脚下稍不注意,便会陷下去伤着,你可要小心。”
“湿地?”李萧天诧异地往地上一看,顿时眼冒精光。
他立刻蹲了下去,用手去扒开湿土地。也不顾自己的伤势,那表情是无比兴奋。
古往今来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百姓只求一餐饱饭。
只不过古代粮食的产量受历史因素限制,因此非常低。
比如一亩水稻,最多收割500斤粮食。
不像现在一亩良田,竟然能够产出几千斤的大米。
这都是因为水稻品质的提升,加上杂交而成。
古代的种粮食的种子,都是在收成之后,从稻米中选出最大的颗粒,然后用于来年的耕种。
这样年复一年下来,历经多少代的传承,才慢慢提升产量。
现代自从杂交水稻问世,更是成几倍十几倍的提升产量,供给百姓用度。
若是能够在这天府之国平原上多多耕种粮食,岂非能够养活流民。若是能够种植抗旱的粮食,岂非天灾之下也能确保百姓的生存。
想到这里,李萧天立刻兴奋了。
他一把拉着赵中说道:“兄弟,你赶快去采购粮食种子,让流民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种下。只要粮食产出,他们就不用饿饭了。”
赵中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望着李萧天,就像看唱猴戏的一般。似乎根本不敢相信李萧天所说的话,似乎感到无比的匪夷所思。
“怎么了,赵中你糊涂呀。”李萧天说道:“这地非常肥沃,完全可以用来耕种作物。只要种出了粮食,这些流民岂非有救,咱们李家也不用陷进去?”
赵中哭笑不得,他望着这位李少爷说道:“少爷,你从小养尊处优,估计对种植粮食不太懂。现在已经是夏季,耕种稻田过了时节,已经无法耕种出来了。”
“而且稻田一季种植需要大半年,就算栽种出来收成良好,也是接近冬天。那个时候只怕李家已经垮掉,这些流民不被冻死也被饿死了。”赵中的话带着哭腔,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李萧天却仍旧兴奋异常,他立刻说:“那就种大豆,这种作物生长周期只有两个多月,而且收成丰硕,一定没问题的。”
其实他心中的最佳选择是土豆玉米或者红薯,不过这种作物现在南美,要再等几百年才由英国人带回国,然后缓慢传到中原。
只有大豆这种作物,种植周期虽长但收成颇丰,而且从周朝开始就有种植记录,多见于东北地区。
看着李萧天无比兴奋的模样,赵中和程咬金面面相觑,那是一脸的懵逼。
“大豆,这是什么东东?”程咬金瞪大眼睛,无比诧异地问道。
赵中更是无语凝噎道:“少爷,你不要老是整这些搞不明白的东西,这天下哪里有大豆这种作物呀,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呀!”
李萧天却挑了挑眉毛道:“那么福梨你们之前听说过没有?”
“没有。”程咬金和赵中异口同声回答。
李萧天双手一摊道:“福梨你们没有见过,我栽种出来了。大豆你们也没有见过,难道就不能解燃眉之急吗?”
“那……那这个大豆我们如何栽种,又到哪里去买种子呢?”赵中不解地问道。
李萧天呵呵笑道:“这就要靠你了小子。”
“靠我,我能够找到大豆种子?”赵中指着自己的鼻子,简直不敢相信。
李萧天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赵中,这次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去寻找大豆种子。”
他指着北方说道:“从这里径直往北,前行一千五百里路,便进入东北苦寒干旱地区。现在那边就有大豆种植,你速去速回我等着急用。”
噗!
听到这话,赵中一口老血喷出。
一千多里路,岂是说到就能到的?何况是到什么东北旮沓,特么的听都没有听说过,还找个屁呀?
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妥善安置流民。到底应该怎样经营,才能养得起这上万张嘴巴?
正思索着,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李公子’,现场立刻炸开,所有人都抢了过来,全部跪倒在李萧天面前。
上万人跪倒的阵势可不一般,除了帝王之外,只怕也只有现在的李萧天能够看到。
加上他们山呼海啸般地高呼‘恩公’,场面着实无比震撼。
看着这些淳朴而又可怜的流民,他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就是每日能填饱肚子。甚至都不要求有遮风避雨的房舍,有温暖的衣衫。
面对着这样淳朴的百姓,李萧天能够置之不理吗?
这时赵中跑了过来,他气喘吁吁地说:“少爷,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了。虽然你开源节流,想尽千方百计,可我们的银子是大笔花出去很少量进来。若是长此以往,只怕李家也支撑不住了。”
李萧天叹息一声,也没有回答赵中的话语。只是径直向前,挨着招呼流民们起身,各自去干活儿。
好不容易劝走流民,赵中又在低声嘀咕:“这些流民倒是非常勤快,成都府里咱们的产业是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可惜就是他们人太多,挣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们花呀!”
“不要废话,先把这些钱拿去赈济,往后的事往后再说。”李萧天把银票拿给赵中,自己却有些心神不宁。
毕竟现在生意做大了,已经影响到别人的利益,成都商会肯定不答应,指不定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流民又越聚越多,李家也是入不敷出。即便有幽兰教的大笔财富垫底,但上万人的用度,还是捉襟见肘。
“唉!”思来想去他是无计可施,脚下一深一浅,竟然把脚给崴了。
“哎哟!”李萧天蹲了下去,疼得喊了出来。
程咬金见状,立刻把他扶了起来,关切地问道:“少爷你没事吧?这里都是湿地,非常容易塌陷。脚下稍不注意,便会陷下去伤着,你可要小心。”
“湿地?”李萧天诧异地往地上一看,顿时眼冒精光。
他立刻蹲了下去,用手去扒开湿土地。也不顾自己的伤势,那表情是无比兴奋。
古往今来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百姓只求一餐饱饭。
只不过古代粮食的产量受历史因素限制,因此非常低。
比如一亩水稻,最多收割500斤粮食。
不像现在一亩良田,竟然能够产出几千斤的大米。
这都是因为水稻品质的提升,加上杂交而成。
古代的种粮食的种子,都是在收成之后,从稻米中选出最大的颗粒,然后用于来年的耕种。
这样年复一年下来,历经多少代的传承,才慢慢提升产量。
现代自从杂交水稻问世,更是成几倍十几倍的提升产量,供给百姓用度。
若是能够在这天府之国平原上多多耕种粮食,岂非能够养活流民。若是能够种植抗旱的粮食,岂非天灾之下也能确保百姓的生存。
想到这里,李萧天立刻兴奋了。
他一把拉着赵中说道:“兄弟,你赶快去采购粮食种子,让流民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种下。只要粮食产出,他们就不用饿饭了。”
赵中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望着李萧天,就像看唱猴戏的一般。似乎根本不敢相信李萧天所说的话,似乎感到无比的匪夷所思。
“怎么了,赵中你糊涂呀。”李萧天说道:“这地非常肥沃,完全可以用来耕种作物。只要种出了粮食,这些流民岂非有救,咱们李家也不用陷进去?”
赵中哭笑不得,他望着这位李少爷说道:“少爷,你从小养尊处优,估计对种植粮食不太懂。现在已经是夏季,耕种稻田过了时节,已经无法耕种出来了。”
“而且稻田一季种植需要大半年,就算栽种出来收成良好,也是接近冬天。那个时候只怕李家已经垮掉,这些流民不被冻死也被饿死了。”赵中的话带着哭腔,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李萧天却仍旧兴奋异常,他立刻说:“那就种大豆,这种作物生长周期只有两个多月,而且收成丰硕,一定没问题的。”
其实他心中的最佳选择是土豆玉米或者红薯,不过这种作物现在南美,要再等几百年才由英国人带回国,然后缓慢传到中原。
只有大豆这种作物,种植周期虽长但收成颇丰,而且从周朝开始就有种植记录,多见于东北地区。
看着李萧天无比兴奋的模样,赵中和程咬金面面相觑,那是一脸的懵逼。
“大豆,这是什么东东?”程咬金瞪大眼睛,无比诧异地问道。
赵中更是无语凝噎道:“少爷,你不要老是整这些搞不明白的东西,这天下哪里有大豆这种作物呀,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呀!”
李萧天却挑了挑眉毛道:“那么福梨你们之前听说过没有?”
“没有。”程咬金和赵中异口同声回答。
李萧天双手一摊道:“福梨你们没有见过,我栽种出来了。大豆你们也没有见过,难道就不能解燃眉之急吗?”
“那……那这个大豆我们如何栽种,又到哪里去买种子呢?”赵中不解地问道。
李萧天呵呵笑道:“这就要靠你了小子。”
“靠我,我能够找到大豆种子?”赵中指着自己的鼻子,简直不敢相信。
李萧天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赵中,这次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去寻找大豆种子。”
他指着北方说道:“从这里径直往北,前行一千五百里路,便进入东北苦寒干旱地区。现在那边就有大豆种植,你速去速回我等着急用。”
噗!
听到这话,赵中一口老血喷出。
一千多里路,岂是说到就能到的?何况是到什么东北旮沓,特么的听都没有听说过,还找个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