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的,”南风重重点头,“我是自北方来的,走了好几个月才到这里,我找玄真真人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劳烦道长带我进去。”
  那中年道士皱眉不语,片刻过后出言问道,“冒昧相问,你找玄真师叔所为何事?”
  “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没见到玄真子本人,南风不敢说出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
  中年道士叹了口气,“哎,实不相瞒,玄真师叔早在半年之前已经驾鹤仙去了。”
  南风闻言如遭雷击,愕然瞠目,呆立当场,他辛辛苦苦赶到这里,本以为马上就能完成天元子的托付,万万没有想到玄真子竟然已经死了。
  “小善人,玄真师叔虽然不在了,太清宗还在,主事之人还在,若你所说之事事关太清,我可代为通禀。”中年道人说道。
  南风此时尚未自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听得中年道人的话,木然的摇了摇头。
  “师叔,快走吧,他身上好臭啊。”那小道士低声说道。
  “莫要胡说。”中年道人低头训斥,转而冲南风抬了抬手,拉着小道士往北去了。
  二人走后,南风瘫坐在地,他从未想过会出现这种情况,天元子把龟甲交给他的时候曾郑重叮嘱,一定要将龟甲亲手交给玄真子,绝不能让别人转交。但此时玄真子已经死了,他虽然赶到了太清宗,却不知该将龟甲交给谁了。
  震惊之余,南风开始斟酌该如何处理此事,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把龟甲交给太清宗主事之人,这么做有利也有弊,好的一面是不管交给谁,都是给了太清宗,他也算完成了差事。
  但不利的一面是这么做可能违背了天元子的本意,如果不管交给谁都一样,天元子直接跟他说把龟甲送到太清宗就成了,完全没必要着重叮嘱只能交给玄真子。天元子这么做说明太清宗并不是一堂和气,身居高位的那些人可能彼此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
  苦思良久,南风始终拿不定主意,这件事情与别的事情不同,别的事情只需要权衡利弊就成,但此事根本无法权衡利弊,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最要命的是他还没有做出判断的依据。
  太阳升起之后,山下来了很多香客,阴阳广场北面的山脚下有几间厢房,厢房里有知客道人,有些看似很重要的香客,就由知客道人引领上山。
  南风本以为太清宗是一处封闭的所在,没想到他们也接受世人供养,不过细想下来也很正常,太清宗是梁国最大的门派,就如同玉清宗之于魏国,梁国的护国真人很可能就出自太清宗,这样的道观,香火鼎盛,臣民进香也在情理之中。
  辰时三刻,一名知客道人自北面走了过来,询问南风来意,南风只能以之前的借口回答,知客道人告诉他玄真子已然驾鹤,劝他离去。
  南风不走,知客道人便请他前往别处,不要自山门附近滞留。
  南风知道对方嫌他污秽,但提了铺盖去了东面树林,自树林边缘坐了下来。
  由于先前失血过多,此时他感觉异常疲惫,挪到树林边缘之后很快昏昏睡去。
  醒来时是中午时分,此时山门之外已经停满了形形**的马车,不曾上山的马夫和随从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吃饭。
  他们吃的午饭都是太清宗提供的,黄米饭上面盖着新鲜的葵菜。
  南风很长时间没有吃到新鲜菜蔬了,内心深处很希望对方也能给他一份,但观察过后发现山上提供的饭菜都是按人头儿来的,并不是随意分发。
  就在他暗自埋怨自己不该心存奢望之际,忽然发现早上问他话的那个中年道人自远处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碗盖有葵菜的黄米饭。
  见到那中年道人向自己走来,南风急忙低下了头,不远处还有几个人,万一对方端的饭菜不是给他的,他一直盯着看会很尴尬。
  但那中年道人没让他尴尬,那黄米饭真是端给他的,“饿了吧,与你吃。”
  “谢谢。”南风道谢接过。
  “你口音不似梁人那么轻糯,当真来自北国?”中年道人递送筷子。
  南风点了点头,伸手接过那双筷子。
  “你孤身前来?”中年道人又问。
  南风又点了点头。
  中年道人见状面露疑惑,“你孤身一人,自北国来到这里找寻玄真师叔,究竟所为何事?”
  南风端着饭碗,抬头直视着中年道人。
  见他不答话,中年道人又指着一旁的包袱问道,“这是何人的尸骨?”
  南风仍然没有答话。
  那中年道人见他一直不开口,不勉强也不追问,笑道,“快些吃了,碗筷要交回的。”
  “是您自己要送饭给我,还是别人让您送饭给我?”南风问道。
  “你要作甚?”中年道人笑问。
  南风没有答话,放下碗筷,伸手自包袱里拿出一根腿骨,自其中倒出一块银两,递给了中年道人,转而拿起碗筷大口拨饭。
  中年道人惊诧的看着手中的银两,这块银子当有二两左右,至少也能兑换铜钱两千枚,能购得他所吃米饭一千碗。
  “小善人,玄真师叔已然驾鹤仙去,”中年道人将那银两塞给南风,“银两你带上,早些去了吧。”
  南风正在吃东西,便没有辞让银两,快速将菜蔬吃光,米饭拨净,将碗筷还给了中年道人。
  中年道人接过碗筷,拍了拍南风的肩膀,直身站起,转身欲行。
  “道长,我能留在太清山吗?”南风也站了起来。
  中年道人摇了摇头,“收徒之期已过,只能再等明年。”
  “我可以留下做工。”南风说道,天书不属于他,他不想带着天书离开。但他也不想随随便便就把天书交出去,目前来看,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出与玄真子关系最好的那个人,将天书交给这个人。但寻找这个人需要时间,他得设法留在这里。
  中年道人闻声回头,再度打量了他一番,“你如此瘦弱,能做什么……”
  第三十二章 太清七殿
  眼见中年道人口风松动,南风急忙跟了上去,“我什么都能干,砍柴烧火这些灶上的活儿我都会,跑腿打杂我也成。”
  南风说完,中年道人歪头沉吟,没有立刻答话。
  “我胆子大,打更叫醒我也能干。我不怕脏,掏粪倒桶我也能行。”南风再度补充。
  中年道人歪头看了他一眼,想说什么又没说。
  “道长,我自北方过来,好几次都差点死在路上,您看,就在前几日,我还被毒虫咬了。”南风抬起了右手。
  “先前你吃饭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了,”中年道人点了点头,“你真是孤身到此?”
  南风一听,立刻明白中年道人在追查他的来历,连连点头,“只有我自己,一个多月前我踏冰过河,遇到了水怪,一个矮个子道长恰好路过那里,那道长跳进水里杀掉了水怪,又救下了好多人,他当时还看到了我,只有我自己。”
  “你遇到的想必是天启师兄,”中年道人点头过后再度发问,“你寻玄真师叔,究竟所为何事?”
  自中年道人问他是不是孤身前来之时,南风就知道中年道人早晚会问这个问题,不确定他的身份来历,中年道人是不会将他留在太清宗的。由于早有准备,答的就快,“我叫南风,本是长安城里的花子,与同伴住在西城土地庙,我们犯了罪过,官府要抓我们,我被堵在了庙里,那时庙里还有个避雨的瞎子,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术,进庙的那些人竟然看不见我,我由此逃过一劫,事后他给了我一些银两,托我到太清宗给玄真真人送个口信。”
  中年道人闻言面色大变,“那瞎眼之人多大年纪?”
  “五十多岁。”南风说道。
  “五十多岁?”中年道人面露疑惑,“他是双目翳障,还是无有双眼?”
  南风知道中年道人想确定什么,“他没有眼睛。”
  “你是何时遇到他的?”中年道人急切追问。
  “长安举行法会的那几天。”南风答道,他之前所说的有九成是实情,只是篡改了最重要的环节。
  “小师……那瞎眼之人托你带的什么口信,能否说与我知道?”中年道人问道。
  “东城客栈有条黑狗。”南风说道。
  中年道人闻言面露疑惑,“那瞎眼之人还说过什么?”
  南风摇了摇头,“他走的很急,只这一句。”
  中年道人沉吟良久,出言说道,“此事不要再说与旁人知道,你若不嫌辛苦,就留在山上吧,待得明年九月,若能过得三问六考,便能拜入太清。”
  “谢谢道长,谢谢道长。”南风连声道谢。
  “这是怎么回事?”中年道人指着装有尸骨的包袱。
  “我中途捡来的,别人嫌它晦气,便不会来打我。”南风说道。
  中年道人叹了口气,“难为你了。”
  南风转身跑回原处,将那包袱随手扔进树林,背了铺盖就要跟中年道人上山。
  “暴尸露骨对亡者不敬,将它埋了,”中年道人转身向北走去,“你去埋它,我自山下等你,那被褥也不要带上山去。”
  南风本来还想回头找机会再来拿龟甲,见中年道人这么说,立刻连声应是,跑回去捡起包袱,进了东面树林。
  往树林深处走了很远,南风扔掉被褥,扒出浅坑将尸骨埋掉,回返途中又寻了一处避雨石缝,自衣服里拿出那张鹿皮,以吃包子剩下的油纸将那龟甲和鹿皮裹了,塞进了石缝。
  出得树林,南风一溜小跑,穿过阴阳广场,来到山脚下的木屋前。
  中年道人此时正在跟一个知客道人说话,见南风到来,指着南风冲那知客道人说道,“就是他了。”
  “师叔,您先回去,我送他上去。”知客道人三十出头,圆脸大眼,长的很是喜相。
  中年道人点了点头,又冲南风说道,“眼下膳堂好像不缺人手,只能委屈你做些杂务,好生劳作,莫生是非。”
  “多谢道长。”南风弯腰道谢。
  那圆脸的知客道人在旁插话,“不懂规矩,天成子师叔乃下和殿辅事高功,当以法师尊称。”
  天成子摆了摆手,“他初来乍到,哪里懂得那么许多,莫要责怪他。”言罢冲南风说道,“你随灵喜道长去吧。”
  南风再度道谢,天成子转身背手,拾阶去了。
  灵喜子厌恶的冲南风摆了摆手,“走吧。”
  南风急忙应声,迈上台阶。
  “那是你走的吗?走小路!”灵喜子抬高了声调。
  南风一听,赶紧退了下来,跟在灵喜子身后, 这灵喜子虽然长了一脸的喜相,却不似天成子那么和善,态度很是倨傲,行走之时阴阳怪气的向南风讲说太清宗的情况以及应该遵守的规矩。
  这灵喜子是个知客道人,向香客介绍太清宗是他每日的功课,讲说起来用词精准,条理清楚,先是自我吹捧,什么太清宗是梁国国教,掌教真人是梁国的护国真人,还有太清宗历史上出过多少神仙。
  说完这些,又说太清宗的具体情况,这里只是太清宗的祖庭,还有很多隶属于太清宗的小门派分散于全国各地。太清宗祖庭有授箓道士五千两百,道童八百一十,仆役六百左右,每日进香的善信居士无数。山上有三清大殿一座,太清大殿一座,道观五处,别院三处,共有大小房间两千多间。
  住在山上的人分属七殿,七殿分别为上玄殿,中威殿,下和殿,律察殿,典藏殿,礼乐殿,俗务殿。
  上玄殿地位最高,里面都是渡过天劫,晋身居山修为以上的紫气真人,此时上玄殿内有紫气高手三十七人。
  中威殿地位次之,里面都是修道有成,晋身洞玄修为以上的蓝气高手,这些人大约有一千两百人。
  下和殿地位又要低一点,升玄修为以下的道士,还有那些不曾授箓的道童,都归下和殿监管。下和殿人数最多,有四五千。
  律察殿是专门负责督察众人遵守戒律山规的,人数不多,只有百十人。
  典藏殿是掌管太清宗经文典籍的,道人学习各部经文也由他们负责考察传授,典藏殿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家。
  礼乐殿负责祭天作醮,各种科仪的筹划以及乐曲的演奏,人数不多,也不过百。
  俗务殿顾名思义就是处理俗事的,由少量道士管着六百杂役,负责山上七八千人的生活起居以及环境的打扫和清洁。

章节目录